巴陵王笑容燦爛,笑完又把話題繞回到最開始的地方了“怎么,是我哪里對不住你嗎蒙聽天子征召,你就那么急著想走”
燕鴻嘆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間,誰不想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出來你也知道,我與耿氏有隙,不然,我也不會久為王府長史。竇敬倒了,耿戎卻是還在,此番有幸承蒙天子征召,我實在不愿放棄這個機會”
自家親戚的事情,巴陵王自然是知道的,一時也是默默。
就聽燕鴻又道:“還有就是"
巴陵王道“就是什么”
燕鴻摩拳擦掌,滿面憧憬道“在尚書臺的俸祿,肯定比當王府長史多吧”
巴陵王氣道“你怎么不掉錢眼里去呢”
氣完了又道“今天晚上,在府上設宴,一起喝一杯吧,當做為你送行。”
燕鴻自無不應之理“好。”
略頓了頓,又說“雖然這個月沒法全勤了,但俸祿還是要給的,親戚歸親戚,錢的事兒不能馬虎。”
巴陵王“”
巴陵王都給氣笑了“您都是要去尚書臺做一曹主官,賺大錢的人了,還稀罕這仨瓜倆棗”
燕鴻“噯”了一聲,笑瞇瞇道“這世上哪有嫌錢多的啊”
朱元璋離了巴陵王府,卻沒往石家去他知道元娘不在那兒。
而是去了臨街的一處吃食鋪子。
那鋪子的名兒也有意思,叫一豆九吃。
顧名思義,就是用豆子做的九種吃食。
豆腐、豆腐腦、豆漿、豆皮、豆豉、豆醬、腐竹
當初劉財主奪走了姜麗娘的豆腐方子,也奪走了豆腐的經營權,在他的推廣之下,豆腐這種新鮮的吃食在短短數日之間,便被搬上了長安官宦人家的餐桌。
之后姜家兄妹被石筠收為弟子,劉財主馬上乖覺的上門致歉,順手把罪責都推給了上門的管事,再等到他聽說姜寧謀了官身,成了正經的朝廷官員,更是馬上將劉家開設在長安的豆腐店雙手送上,希望以此了結這段孽緣。
姜麗娘原本是想收下的,卻被元娘給勸住了。
“當日他奪了咱們家的方子,是他的錯,之后再去家里致歉,又捆了犯錯的管事過去,咱們不欲與他結成生死大仇,便暫且受了,但這個店面跟之前他送去的東西不是一回事。”
她說“這家豆腐店是個死的東西,人眼能看見,又挪動不了,不花一文錢收下了,以后姓劉的去官府狀告咱們強奪他的東西,你該如何有理的事情,也變成沒理了。”
姜麗娘看著堂姐頭頂明晃晃的“皇后命”三個字,心說還能如何
劉財主要是真敢這么干學術上一般管這種行為叫做活夠了。
但是也不得不說,堂姐的考慮是有道理的。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與其來日亡羊補牢,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干會惹出危險來的事兒
到最后姜家也沒要那豆腐店,而是出錢在臨街的好地段盤了家新的劉財主見狀也沒敢生事,老老實實的把豆腐店關了,還賣了個人情,在門口留了牌子,說以后想吃豆腐,就去某某街哪家店里買。
沾了他的光,姜家的豆腐鋪子生意倒是興旺。
豆腐這東西,原本就是姜家兩個小娘子一起研究出來的,姜麗娘出了方子,但從最開始的實驗到最終成品的出現,元娘也是真真切切出了大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