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她又心靈手巧,甚至自己鉆研出來了另外幾種豆腐的相關吃法。
姜麗娘也算是看明白了術業有專攻。
她是研發崗的,只管出技術。
姜寧呢,是制造崗的,負責跑腿干活兒。
而元娘心細,行事又周到謹慎,是業務崗,當老板娘,管賬管人手調遣正合適。
這么一分工,就把姜家小作坊的框架給架起來了。
元娘也知道自己頭腦的靈活上不如妹妹,便只在自己的強項上下功夫,叫叔母費氏來做副手幫忙,又找了幾個伙計跑腿兒,姜家的一豆九吃店,就這么熱熱鬧鬧的開起來了。
開業的時候師兄們都派了人來捧場,雖然沒有廣而宣之,但也不乏有人知道這家店是石公的弟子開的,看元娘的眼神都有點不對了,言語之間難免也會試探一二。
善意也好,惡意也罷,元娘全都不動聲色的應付了過去。
她原本就是一個在柳市賣豆腐腦的農家女,難道如今拜了名士為師,就要迫不及待的斬斷過去,裝成名門閨秀嗎
那才真是惹人笑話。
她不偷不搶,靠自己的雙手賺錢,誰能說怪話
如果真有人說,只能說明這個人不可交。
姜麗娘最開始也是猶豫過的未來的皇后曾經在豆腐店做老板娘,說出去多不好聽呀
說不定百年之后,還會有人說大昌朝的某位皇后是賣豆腐的。
只是再一想,也就釋然了。
如果皇帝不覺得丟臉,能夠接受妻子這段過往,她們干嘛自己看不起自己啊
女孩能出去做生意,皇后在閨中開店做老板娘,不在乎拋頭露面,恰恰說明社會風氣開放,這是好事啊
如果皇帝覺得丟臉那他肯定也覺得妻子出身農家丟臉,堂姐嫁給他也要被輕看,還不如一開始就黃了呢
不過姜麗娘覺得,這個素未謀面的姐夫即位之初,就叫老師前去照看他們,料想也是不在意姜家人的出身的。
否則干嘛要保護他們呢
而堂姐頭頂上明晃晃的那句“皇后命”,更加彰示了未來姐夫對于堂姐的心意。
姜麗娘看過史書,知道權臣多半要送女入宮的,若是未來姐夫急慌慌的接了堂姐進宮竇家拔一根寒毛,都比姜家腰粗,想也知道會有什么下場
不見堂姐,也不冊封堂姐,不是疏遠,反倒是一種保護。
這些事情姜麗娘也只是在自己心里想,元娘不說,她也不問。
頭頂上的命運也未必就十分精準她當年不也是親眼見證著元娘頭頂上的字從“富貴命”,變成“皇后命”的嗎
塵埃落定之前,她便將這件事爛在了肚子里。
正是上午時候,店里邊的生意并不是很忙,幾個伙計或者擦桌子,或者灑水掃地,各有所忙。
元娘盤完了這幾天的帳,手擱在算盤上,人卻不由得出了神。
當今天子登基,已經有段時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