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行有些迷惘的看著他。
而石筠卻沒有進一步回答她的問題,而是笑呵呵的詢問她“你覺得,老師我是不是一個愚蠢的人呢”
姜行搖頭“當然不是了。”
石筠問她“麗娘,你知道你身上最珍貴的是什么嗎”
姜行回想起自己與老師第一次見面時,老師說的話,若有所思道“反抗”
“不,”石筠卻搖了搖頭“那是一種精神,而我預設的答案,是一種學識。”
姜行猶疑幾瞬,正色道“可是弟子所知道的,都已經”
石筠卻道“可是據我所知,并沒有。”
姜行陷入到茫然之中了。
石筠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則其不善者而改之。”
說完他站起身,從身后書架上取了一本論語遞給她,沒有給姜行發問的機會,便朝她擺了擺手“回去吧,你要的答案,就在這上面”
姜行腳下飄忽的出了門,回去之后,獨自坐在書桌前,對著這本論語發呆。
這本書,她早就看過,甚至倒背如流了啊。
答案怎么可能在這里面
還有老師所問的,她身上最珍貴的東西
姜行鬼使神差的將這本論語翻開,從頭到尾,全神貫注的重新翻閱,一直翻到了子路篇第十三,她的目光忽然間定住了。
子適衛,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如同晴天霹靂,炸響在腦海中,姜行終于了悟到石筠的未盡之意
這段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
孔子到了衛國去,冉有為他駕車。
孔子感慨說“衛國的人真多呀。”
冉有問“人口已經很多了,接下來還要做什么”
孔子回答他說“要使百姓富有。”
冉有問“等百姓富有之后,在做什么”
孔子說“教育他們。”
教育
這是孔子給冉有的答案,也是老師給自己的答案。
姜行豁然開朗
怎么會沒想到呢
老師的提示其實已經很明顯了他是一個愚蠢的人嗎
姜行回答不是。
那么,老師這些年都在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