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翠翠有些詫異,繼而下意識的摸了摸面頰,正襟危坐道“讓他進來吧”
李嶠儼然是一個蒙受大恩而對救命恩人感念不已的耿介少年,進門之后便拖著那條傷腿給鄔翠翠跪下,用力的磕了三個頭下地,又說“我曾經跟隨山間獵戶學過一些騎射,若蒙小姐不棄,以后便在小姐身邊做個扈從,保您周全吧李嶠即便是死,也絕不叫賊人近您半步”
前世的九五之尊,如今就跪在自己面前,那雙向來盛滿寒冰與桀驁的眼眸在望向她時,卻是難掩的傾慕和恭謹。
鄔翠翠心臟跳的飛快,腰脊也不由得有些發麻,好半晌才定住神,站起身來,親自將他攙起“你既然有這份膽氣,我又怎么能不加以成全”
繼而吩咐下去“從今以后,你就是我身邊的親衛了”
李嶠垂下眼簾,抱拳行禮“愿為小姐效犬馬之勞”
出發之前,同行的甲士們便在魏王妃處領了任務,一路上仔細觀察,看鄔氏這個前世子妃是否有何詭異之處。
這還只是在外,那些被魏王妃打著路上以防萬一旗號安插進隊伍的醫女和嬤嬤,同樣也接到了這個任務。
有不對勁兒的地方嗎
有。
從前鄔氏愛世子愛的要死要活,怎么忽然間就放下了
王妃疑心鄔氏是得了鄔家傳書,故而才急于和離,可是一路上冷眼看著,仿佛離開魏王勢力范圍之后,鄔氏也沒有急著趕路的意思
還有中途救下的那個小子
要說是純粹的善心,他們才不肯信。
被賣做奴隸的人多了去了,怎么偏就救了他
又說些在她眼里,這少年值千金萬金的話出來,甚至于還巴巴的賜了名。
實在古怪
眾人為防打草驚蛇,無法從鄔氏身上打開缺口,便將目光轉到了那個名叫李嶠的小子身上。
偏生那小子命好,第二天就被調到鄔氏的親衛隊里邊去了,之后的幾天里,即便腿上有傷,也堅持白天晚上都扈從在鄔氏車駕旁,倒叫他們無從下手的同時,也迅速在鄔氏的陪嫁人員當中打開了局面。
也只能徒呼奈何。
這一路看似風平浪靜,暗地里實則刀光劍影。
不過這一切都跟鄔翠翠沒什么關系,越是西行,靠近如今天子行轅所在之地,她便越是想念家中父母兄長。
為了李天榮,她真的做了太多讓家人傷心的事情,前世是來不及,今生她想好生彌補。
然而還沒等見到家人,鄔翠翠便先自得到了一個令她眼前一黑的消息。
行轅兵變,天子退位,貴妃被賜死,常氏一族業已被誅殺殆盡
正如魏王妃在鄔翠翠面前,一直都是一位慈愛體貼的母親,貴妃這個義母之于鄔翠翠,更是她生命中格外溫暖的一個存在。
她華美如一朵植根于帝脈的牡丹,真正是國色天香,可與此同時,又有著一顆善于體察幽微的七竅玲瓏心,純善無暇。
這樣一個生來最愛潔凈、最重體面的人,居然就這么狼狽又難堪的死在了兵荒馬亂之中
心痛如絞,眼淚不知不覺間流了滿面,鄔翠翠難以接受
前世她死之后,雖然魂靈不散,卻也只是長期盤踞在亡命之地,之所以知曉李嶠乃是重整河山的天命之子,卻是因他后來御駕親征,而那場令帝國腰斬的大亂之后,天子如何,貴妃如何,甚至于鄔家如何,她都一無所知
而此時此刻,通過貴妃的死,她終于窺見了前世自己沒能親眼見到的,身邊人亂世飄零的悲慘命運,即便只是短暫的一瞥,也足夠觸目驚心了
貴妃死了,那其余人呢
天子那個總是笑瞇瞇的老頭兒,被迫退位之后,他過得還好嗎
貴妃死了,貴妃唯一的女兒九公主,還有九公主的駙馬,自己的兄長,如何如何
而家里的其余人
鄔翠翠想到此處,哪里還有閑心停留,顧不上修整,便匆忙啟程。
不只是她,隨行的魏王府眾人也是神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