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想殺人,并且將殺人作為清場的手段。
如今李長生用密州做例,證明他也是個懂規矩的人,那他們又還有什么不放心的
借著這股東風,李世民一旬之內連克數州,海州、沂州、徐州甚至于將觸角伸到了淮南道。
這期間當然也不是沒有遭遇過抵抗,畢竟不是誰都能輕易放下權力,將自己的脖頸置于他人兵刃之下的。
不就是李長生嗎,他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就是李嶠嗎,他有什么好耀武揚威的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罷了,我偏不信他們真那么勇猛
被現實教訓之后
尼瑪的,這是真實存在的武將嗎
我都沒回過味兒來,他們就騎在我臉上了
天壽了,救命啊
北邊陪都跟順州都快把狗腦子打出來了,李世民則沿著密州向南,長驅直入,吃的滿嘴流油。
與此同時,他也陸陸續續的接收了許多來自天南海北的謀士和將領,其中甚至于還不乏有上一世的熟人。
這天下從來都不缺聰明人,先前他率軍前去救出李嶠,在成全兄弟情誼的同時,也完美的展露了肌肉,他們既然見到,又怎么會棄明主于不顧
良禽擇木而棲,自古以來的道理啊
最好的練兵之法就是實戰,李世民本人更是征戰練兵這兩方面的雙一流高手。
拿下淮南道之后,他迅速調整戰略,自己在淮南道坐鎮,以李嶠為主帥,協同滕忠等舊部南下開路,始終保持著開路軍七成老卒、三成新丁的比例,往來運轉。
與此同時,又令諸多謀士協同攻克之地的官吏主持秋收,改革舊制要是連糧食都拿不出來,還打個屁啊打
而要是沒有讓攻克之地的百姓站在他這邊兒,打下來了又有何益
遲早還是要失去的。
李嶠顯然沒有辜負兄長的托付,火力全開,一路南下,一直將戰線推到了越州。
他向來是以進軍迅速、攻擊迅猛聞名,往往前一天對手看地圖覺得他還離己方老遠,第二天再起來一看,尼瑪啊,都戳我鼻孔底下了
這一整套方略說來簡單,做起來卻是難上加難。
首先,要有一個如李嶠一般幾乎冠絕當時的猛將作為前鋒開道,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其次,要有足夠支持大軍運轉的糧草和輜重,乃至于流暢的運輸體系。
若非衛玄成和蕭明澤、余盈盈在德州統籌后方,鄭法蘭居中轉運物資,李嶠又怎么能后顧無憂
再則,對于攻克之地的安撫也是重中之重。
吞下去不是本事,能消化掉,那才真是本事,少了王侍郎等諸多來投官員的協助,這盤棋斷然是玩不轉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心人物,鐵腕整合各方,既能壓服聲名赫赫的猛將李嶠,又能勘破官僚們的弊病與算計,且又有著一顆與民生息的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