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機立斷“開門,我要跟素未謀面的李兄弟一醉方休”
臺州的歸順,給李世民的南征戰略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而這條由德州至臺州的縱向勢力帶的獲取,也意味著他終于作為能夠動搖天下的一方勢力,正式登上了政治舞臺。
待到李嶠北歸之后,免不得一場歡慶,而宴席結束之后,李世民召集眾人議事,同時宣布了自己的決議此后他不再領本朝官位,而將自立為王。
李嶠對本朝天子殊無恭順之心,自無異議,諸多武將多半都是跟隨李世民的舊人,亦是附和,倒是幕僚們有些遲疑。
衛玄成道“若如此,只怕天子也好,魏王也罷,乃至于本朝宗室,必將群起而攻之”
鄭法蘭也道“主公何妨暫且韜光養晦,徐徐圖之”
李世民在心里邊白了他一眼,臉上神色如舊“本朝氣數已盡,失其鹿矣,天子不君,視黎庶如草芥,我可取而代之”
鄭法蘭為之嘆服,擊節贊道“主公龍驤虎步,氣吞河山,真乃當世英雄也,如此壯志,我等望塵莫及”
又主動提議“何不索性稱帝,以壯人心”
李世民看他馬上轉了風向,心里邊重又白了他一眼,道“天下未曾取其七八,妄稱帝號,豈不是貽笑大方且以我之勢,以諸君之能,難道還怕沒有這一日嗎”
鄭法蘭旁若無人的繼續道“我雖然已經竭力揣測主公的雄心,卻也不能猜測其萬一,我今天終于知道,天生英主,果然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揣度的啊”
李世民“”
空間里幾個大兄弟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劉徹都不由咋舌“你別說,你還真別說,就這見風使舵的本事,不怪人家在哪兒都過得風生水起”
對于前德州刺史,今日一方霸主李長生的王號,幕僚們建言各異。
有主張魯王的,畢竟德州位于魯地。
有主張齊王的,齊魯大地嘛,且齊王的名號較之魯王,要響亮得多。
有主張摒棄地名,改以美字冠于王號之上的,譬如說雍王,靖王,誠王
各方意見匯總了一下,還是支持齊王的人比較多。
最后,李世民認真聽取了大多數人的意見,將自己的王號定為了秦王。
幕僚們“”
武將們“”
啊這。
我們主公是有點叛逆在身上的。
在這日之后,德州刺史李長生正式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秦王李長生,而這看似簡單的名號的變更所造成的影響,無疑是天崩地裂性的。
從前魏王對于李長生,乃至于德州體系擁兵自重的懷疑,一直都沒斷絕過,只是他覺得這些人翻不出什么浪來,陪都那邊的事情更加緊要,所以才暫且擱置罷了。
但是現在,李世民毅然決定棄置前朝官職,改以秦王自居
落到魏王耳朵里,就是李長生對外進行公開講話
最近總有人造謠,說我豢養私兵、圖謀不軌,今日我在此鄭重聲明,這不是傳言,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