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長公主聞言,倒是對遠在德州的李長生更添了三分好奇,展開書信來看,神色為之幾變。
李世民在信中對她說,遙想本朝太祖皇帝開國之時,天縱英明,四海俯首,一聲令下,天下莫不景從,對此今時今日天家之勢,長公主難道還看不出本朝氣數已盡嗎
如今之禍,是天家自行招取,又與旁人何干,長公主只顧惜自家門楣,卻將京師父老、天下黎庶拋之腦后了嗎
新昌長公主為之驚醒。
身份這東西,有時候沒用,但有的時候又缺它不可。
譬如魏王天下有心謀求皇位的宗室多了去了,為什么獨獨他能拉開架勢下場,明刀明槍的跟天子相爭
因為他是太上皇一母同胞的兄弟,當今嫡親的皇叔
而新昌長公主,她也是帝女啊。
即便并非親王,她皇室長公主的身份,也先天就可以代表皇族至少,也可以代表一部分。
皇室長公主的女兒,做了李長生的妻子,這對于天下宗室和世家來說,是一個極大的緩沖,而新昌長公主若是到了德州,也就意味著李長生與諸多京師高門之間的矛盾,其實也并不是不可緩和的。
更妙的是,蕭明澤是長公主的女兒,卻不是宗親之女,她身上流著來自于母親的、皇族的血脈,但她本人又不被歸屬在皇族之內。
這是個非常巧妙的角度。
可以用這層身份來安撫宗室、招攬高門,但與此同時,又不必擔心她的子嗣擁有前朝血脈,甚至于前朝宗室通過她和她的孩子來影響新朝。
因為從禮法方向來說,蕭明澤姓蕭,她不姓李
新昌長公主被說動了,夫妻倆合計之后,又去游說蕭家其余人,此后借著諸多人離開陪都的時機,只帶了些輕便東西,快馬離開了此處,先去投奔魏王,再中轉去德州。
魏王6啊老妹
沒見到真人的時候,新昌長公主在心里邊勾勒出未來女婿的數個形象。
起初是一個出身草莽、英武不凡的將軍,再之后又變成了可以立足一方的豪強人物,待到看完那封信之后,腦海里霎時間回想起丈夫曾經同自己提過的,李嶠對于李長生的那個評價人中龍鳳
一個出身平平的武官,卻能有這樣的韜略和識見,不是人中龍鳳,又是什么
只是作為一個母親,她更加想知道的是,自己的女兒能不能在這段婚姻當中遇到一個體貼她,關愛她的丈夫
去的時候,新昌長公主想了很多很多,等真的在德州城外見到女兒之后,先前積攢了一肚子的疑惑和問詢便都被她咽到了肚子里。
如今女兒氣色紅潤,笑靨如花,哪里像是過得不好的樣子
又何必多此一問
新昌長公主的到來,極大的補足了李世民在積蘊上的短板,且也是一個相當鮮明的政治風向標。
而李世民與蕭明澤的風光大婚,直觀性的給此時蒸蒸日上的李長生造反團伙加了個高效的正向buff。
婚禮舉行之前,李世民以新昌長公主的名義,遣人給陪都和順州都送了請柬。
天子跟太上皇輪流看完了那份請柬,然后遣使去問魏王“不是說去了你那兒嗎怎么忽然間又跟李長生攀扯上關系了”
魏王“”
再牛逼的肖邦,也彈奏不出本王的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