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哥兒嗎就他那個腦子
雖說早在宮宴之時,朱棣便將自己對于弟弟文哥兒的厭棄表露的淋漓盡致,但此時此刻再說這些,卻也未免稍顯直白。
太子聽得微微皺眉。
倒不是因為他偏心次子,而是覺得兒子性格過于鋒芒外露。
若是尋常人也便罷了,偏他是東宮嫡長子,來日要做皇太孫、皇太子,乃至于本朝天子的,即便是糊弄,也要搞一個兄友弟恭的假面戴著才好,如此直抒胸臆,未免稍顯
罷了。
他想,到底還是個孩子呢。
而燕王等幾位親王對此反倒沒什么想法。
老實說,皇甫文之前是挺欠的啊。
那么多親王在那兒杵著,獨獨顯了他出來,他倒是麻溜兒的上去了,那之前那些個遲疑躊躇的王爺們,都成什么人了
就你果敢有為,我們都是軟腳蟹
而相較于其余幾個兄弟,燕王心里邊格外的輕蔑皇甫文幾分。
你以為這么干,就能討得了老爺子的好,就能做皇太孫,來日再做皇太子
你難道不知道你爹是如何坐穩東宮之位的
倘若棄了嫡長子而立庶子,那東宮豈不是自毀根基,叫諸王們看著噢,原來庶子也是可以理直氣壯去爭皇位的啊
沒道理東宮的庶子敢去奢想,我們就不敢啊
誰還不是個龍子龍孫呢
他心里邊隱隱的有些不服氣立英哥兒也就算了,好歹這個大侄兒是真的聰慧,待人和和善,又是嫡長子,立你皇甫文
還不如立老子我呢
當然,這話就只能在心里想想,當然不能宣之于口了。
相較于兒子們,皇帝更欣賞長孫的膽色與識見,也欣慰于他的赤誠。
要不是如同民間爺孫之間一般親密無間,這小子怎么敢在自己面前直接損他弟弟
他老人家雖說奪得江山做了皇帝,但骨子里早就養成的東西是不會變的,正如同他對于宗藩血親的看重一樣,他稀罕的是個家人味兒。
別人擱他老人家面前裝蒜,成天說些“家國天下”、“兄友弟恭”、“為生民立命”等等高端大氣的詞匯,他為了維系統治臉上贊同,心里邊其實不太吃這一套。
這玩意兒就跟菜式一樣,宮廷宴席個頂個的精致,材料做工都是頂好的,偏他就喜歡老家的那鍋剩飯大亂燉,最好爐底下還得悶上個紅薯。
甭管這時候有沒有紅薯這東西,總之意思是擺在這兒了。
故而此時聽朱棣說了,皇帝卻也不氣,只是抬手不輕不重的在他腦殼上拍了下“你這孩子,打小就淘,好在大事上不糊涂。”
又殷殷囑咐說“你弟弟畢竟是你弟弟,雖說不是一個娘生的,但身上都流著咱們皇甫家的血,以后他有什么不好,你只管教導他便是了。”
朱棣痛快的應了“噯,孫兒記住了。”
皇帝龍顏大悅“英哥兒是個好哥哥啊,有你在前邊帶著,想來你弟弟也會越來越懂事的。”
朱棣露出營業性的微笑。
空間里邊劉徹就在這時候幽幽開口“可不是嗎。”
他深以為然道“好的戀愛就是這樣的,會讓兩個人變得更好。”
旁邊李世民猝不及防,一口茶噴了出去。
其余幾人也是忍俊不禁。
朱棣“”
朱棣滾啊
你們真的給我平凡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