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太妃上了年紀,發間卻沒有多少銀絲,看起來宛若四十婦人。
此刻兒子發問,她平和以對“你不是已經答應你父親了嗎為人兒息,怎么能言而無信”
人到中年的周王泣不成聲,面有躊躇“可是父王說的,實在是太過”
已故的周王留下遺言,不愿葬入皇陵,而是要求兒子將自己的尸身燒掉,骨灰沿著京師至云南一線撒開。
在周王聽來,這跟挫骨揚灰,曝尸荒野有什么區別
偏生這是父親的遺愿,父親又在病床前得到了當今天子的點頭首肯
周王作為人子,實在不太能接受如此處置父親的后事,甚至于他心里邊隱隱的在為母親抱不平。
周庶人被發配云南的時候,他年紀還很小,對于父親并沒有多少印象,之后周庶人還京,父子二人雖然也時常相見,但錯過的終究已經錯過了。
相較于父親,他自然更加偏向于陪伴自己長大的母親。
對于當年夫妻二人之間的齟齬,周王太妃也好,周庶人也罷,都沒有隱瞞兒子的意思,故而周王此時心中難免存了更深的一層疑竇。
父王是不是不想跟母親合葬,而是惦念著當年陪他一起南下,后來死在云南的那個妾侍,所以才會有這么荒唐的決定
可如此一來,娘不就太委屈了嗎
周王太妃見狀,反倒笑了,摸著兒子的頭頂,悠悠道“你有這份孝心,娘也就知足了。”
又說“不過,你又怎么知道,我百年之后,就愿意跟你爹合葬”
周王錯愕抬頭。
卻見周王太妃臉上帶笑,神情柔和“回頭想想,我這一輩子,只覺得有你這孩子很好,又與幾個妯娌投契。若有來生,能叫我們幾個投胎成一家姐妹,那才好呢,至于你父親還是算了吧。”
周王一時不知如何應對了。
雖然爹娘這些年來只有面子情分,但到底是他的爹娘啊,天下哪個孩子會覺得他們倆應該跟別人配成對呢
周王太妃的思緒卻已經飄到了別處。
周庶人臨終之前見了兒孫,見了天子,最后守在他身邊的,其實還是她這個結發妻子。
周庶人氣息奄奄的同她說“你,不生氣吧”
周王太妃知道他說的是什么,微微搖一下頭。
周庶人喘息著笑了笑,緊接著就是兩聲咳嗽“我猜也是。”
又自顧自道“京師到云南,這條路改變了我的一生,即便是死了,還是想再走一遍”
周王太妃笑道“順道去見見杏娘”
周庶人又咳了一聲“是啊。”
周王太妃莞爾道“來世直接去做個大夫吧,別走彎路,寫什么酸詩了。”
周庶人道“詩還是要寫的”
繼而沙啞著嗓子,緩慢吟誦出聲“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閑身未老,須放我、些子疏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