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夢察言觀色,見狀不禁道“尊駕同周帝一樣,也是法家的擁躉嗎”
前世大逆不道的言論,此時嬴政已經能坦然講出“有些偏激了。”
朱夢微露訝色。
底下儒家已經開始還擊“因民而教者,不牢而功成;據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4”
順應百姓舊有的習俗來實施教化,不需要費什么氣力就能成功,按照舊有的法度來治理國家,百姓能夠適應,官吏也覺得駕輕就熟
這是在否定法家變法的根基,反向掘墳了。
“大臣法,小臣廉,官職相序,君臣相正,國之肥也。5”
大臣守法,小臣廉潔,各司其職,上下互相督促,君臣各得其是,國家就會富足強盛。
接下來的辯論,嬴政沒有繼續聽下去的興致了。
他其實不是會被環境,亦或者說氛圍所煽動,繼而產生選擇導向的那種人。
既然心里早就定了主意,底下的辯論結果究竟如何,都無法更改。
向朱夢道了一聲“失陪”,嬴政便要往別處去,朱夢見狀卻也不曾停留,反倒起身跟了上去“同行。”
兩人一前一后走到樓梯口,可巧遇見了昨日議論過的英侯家的公子。
原主同他無甚交際,因為沒有參政,更與英侯家沒有往來,知道對方出身,還是借了朱夢的光。
嬴政便不曾在意,不曾想對方覷見他面容之后怔了幾瞬,忽然有所會意,當下頷首致意“殿下微服私訪,想來不愿惹人注意,請恕不能全禮。”
嬴政微吃一驚“你如何認得我”
英侯家的這位公子有些無奈,又失笑道“殿下英姿絕世,誰人不知呢。”
嬴政喔。
怪我過分靚仔。
忽的想起身后朱夢,不禁回頭,卻見對方神色自若,顯然早就有所猜測。
他當即釋然一笑,等離了人群,才正色道“先前人多眼雜,有所不便,我又不欲惹人注目,故而不曾表露身份”
朱夢聽罷莞爾輕笑“殿下有殿下的顧慮,我又何嘗不是如此一來一去,便也就扯清了。”
繼而又肅整了形容,躬身道“在下張良張子房,拜見殿下。”
嬴政還禮“周明周子鑒嗯”
他臉上表情忽然裂開一瞬“你說你叫什么”
空間里仿佛散發出一陣快活的氣息。
張良被他臉上的表情驚了一下,遲疑著重復一次,道“在下張良張子房”
嬴政只覺得自己臉上有一道看不見的裂縫忽然間更大了。
他盡量面無表情的問“韓國人”
張良遲疑著搖搖頭“不是。”
嬴政了然,稍稍松一口氣。
緊接著,就聽張良道“在下乃是博浪沙出身。”
略微一頓,又笑著補充說“那地方很小,殿下多半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