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滿面苦澀“我要往陛下宮前去脫簪待罪,以求寬宥。”
昌華公主懊悔極了,忽然大聲道“我不回去”
她死死的拉著母親的衣袖“我跟母后一起去父皇要罵我就罵我,要打我就打吧全氏要是氣不過,也讓她打我好了我闖的禍,不能讓母后一個人擔”
皇后定定的注視她幾瞬,忽然別過頭去拭淚“你能有這份孝心,母后也算是有所安慰了”
母女二人一并往皇帝處請罪,時間上恰好同全貴妃錯開,在外等待片刻,卻是皇帝的近侍出來傳話“娘娘,陛下公務繁忙,抽不出身,至于今日之事,也已經降下懲處,您回去吧。”
說完,又將對昌華公主的處置和加全氏為貴妃的事情講了。
皇后并不在意女兒要接受到的懲罰。
雖然這堪稱嚴酷,但是并不足以影響當下的大局。
皇后也不在意全氏被晉封為貴妃,因為她是皇后。
她只在意一點“陛下不肯見我嗎”
皇后的眉宇間甚至于流露出幾分哀求,脫下腕上的玉鐲悄悄塞到那內侍手里“你再去通稟一次吧”
那內侍雖眼饞于那只玉鐲,卻也不敢忤逆皇帝的心意,再三推脫,終是不肯。
昌華公主誠然羞憤于父親施加給自己的懲處,但是聽聞自己母女不必入內見駕,難免暗松口氣,此時見母親如此焦急痛苦,心下實在不解。
她這兒罰也罰了,全貴妃那兒賞也賞了,這件事情就該到此為止了呀,母后為什么非得見父皇一面呢
皇后一錯眼的功夫,對上女兒茫然又懵懂的眼神,一股無力陡然自心頭升起,潮水一樣將她淹沒。
傻孩子。
她滿嘴苦澀。
我與你父皇夫妻多年,太了解他了。
他不會只憑著感情來看待一個人。
當年的事情,全氏有什么過錯呢
一個絕色美人,溫柔殷勤的服侍他,可最后卻落得這樣的下場。
并不是因為皇帝心狠,亦或者心理變態,故意想要磋磨她,而是因為冷待全氏對這個國家有好處,可以向臣民展示君王痛改前非的決心。
同樣的,他也絕對不會單純的因為我沒教好女兒這個原因,而對我發怒,不肯見我。
如果他讓我們進去,痛痛快快的罵了我們一通,厲聲呵斥,這反倒是好事,可是如當下這樣的風平浪靜,卻代表著局勢已經惡化到不能再惡化了。
隱藏在這之下的暗流,才是最可怕的啊
皇帝今夜要在宮中設宴,廣邀宗親前來,嬴政這個近來風頭正盛的皇子處,自然也有人巴巴的去送信。
而在這期間,全貴妃今日的遭遇,也不可避免的傳到了他的耳朵里。
宮里的近侍,最會見風轉舵,更別說他們本就是侍奉皇帝的人。
每日在宮里邊雖然都跟個泥塑菩薩似的,但只要是長了眼睛,生有耳朵,略微聽一些、看幾眼,總也能夠意識到風向所在,乃至于這股風是否強勁。
現在,六皇子就是周國之內除去皇帝外,最強勁的那股風。
那內侍低眉順眼道“公主驕橫,也不是一日兩日的事情了,誰曾想竟如此大膽,這樣冒犯貴妃娘娘呢”
又把昌華公主當時所言說了。
嬴政聽得皺起眉來。
有一點,皇后的確沒有看錯他,那就是他對于報恩的定義。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這很公平。
你稍稍有些貪心
好吧,雖然我心有不快,但顧念過往之事,也不是不能成全你。
你好大的膽子,居然如此貪得無厭
該死
還不上的債,把債主殺掉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