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之下,因著李方靖不在,便是李平排在了首位,其次為李三郎,再下邊幾個都是本家血緣親近的幾個兒郎。
年輕一代里,錢梅吉是長嫂,她甫一入內,眾人齊齊起身,
口稱“大嫂”。
錢梅吉則去問候最上邊的李元達“伯父,侄媳婦來的不巧,倒是攪了您的酒宴。”
李元達笑“怎么會”
季明仙心思靈巧,已經示意人添了坐席和酒菜過來。
錢梅吉笑著同她頷首致意,將將坐定,便聽伯父問了出來“王先生今日說了些什么”
錢梅吉起初有些詫異這樣的場合,伯父怎么直接問了出來
卻還是如實講了出來。
“都內的茅廁太少啊,”李元達念叨了一句,繼而一拍桌子,贊揚出聲“果然是松均先生,慧眼如炬,一下子就看出來了,能人所不能,真奇才也”
眾人“”
許景亨這么偏向他,都不由得悄悄掩住口,低聲說“吹捧的稍顯刻意了一點。”
李元達恍若未聞,眼睛已經掃到了李三郎之下的那幾個李氏子弟身上“有沒有人想領這差事來辦”
被他看著的幾個年輕人都懵了。
啊
修茅房
這多不體面啊
如今李氏的年輕一代里,李方靖協同妻室辦了南都報。
李三郎也受令要進吏房。
李平便不必說了,方才節度使欽點,隨從他參贊軍務。
聽聽,聽聽,這差事,說出去都覺得臉上有光
他們今日能夠列席,也算是族內僅次于這三人的身份了,不求領一個多么光明的前程,但是也別叫我們去修茅房啊。
太丟人了
我們不要面子的嗎
哪怕是冒著掉腦袋的危險上陣沖鋒,也比這個活兒好啊
幾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漲紅了臉,感受到節度使的目光落在他們身上,一時之間,卻也沒人冒尖。
反倒是從另一邊傳來一道細細的聲音“父親,如果您放心的話,請把這件事情交付給我吧。”
眾人齊齊看了過去,繼而不約而同的皺起眉頭。
李三郎道“小六”
在他上首,李平卻只是觀望,沒有貿然做聲。
那幾個年輕人不愿意做這差事,李元達心里邊是有點失望的,被他選到這里的人才都頗不俗,但是心氣嘛,就有些好高騖遠了。
這也是年輕人的常態,還是要繼續打磨才行。
而對于李方妍的毛遂自薦,他也沒有去潑冷水,只是問“你確定要領這差事”
“是,”李方妍很確定的道“三月為期,我愿立軍令狀”
李三郎下首處的一個年輕人不禁道“都是自家人,說的也是自家話,哪里就要立軍令狀這么嚴肅了六妹妹且去試試手,不成的話,也還有我們呢”
其余幾人紛紛附和起來。
他們不愿領的差事,一個小姑娘卻領了,說出去怎么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