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達真心實意的跟空間里邊的幾個老伙計們閑話“我還有什么沒經歷過的打天下沒意思,坐天下不過如此。”
他嘆一口氣,動情的道我這輩子最舒服的,還是在南都釣魚的時候heihei”
朱元璋板著一張臉,沒好氣道“說人話”
“好嘞,”李元達從善如流“打天下跟坐天下都膩歪了,倒是手把手的栽培出一個明君來,這就很有意思了嘛”
“再則,”他由衷的顯露出幾分厭惡來“北邊那群王八蛋,是真王八蛋啊”
俗話說崽賣爺田不心疼,外來的崽糟蹋起別人家的田來,那就更是毫無忌憚了。
戎人自自家祖地一路南下,稍靠北一些的地方被他們吸納入自家領域,對待那些地方居住的漢人倒是還算寬和畢竟是打算好生經營,將其固定為基本盤的,自然要對下施恩。
可再往南的地方,他們自己也不確定能夠保有多久,壓榨起來便格外的殘酷,尤其日前被迫撤走,更幾乎是把能糟蹋的都給糟蹋了個差不多。
甚至有幾座戎人南下時反抗的格外激烈的小城,在城破之后被屠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大概就是這時候正值冬日,天氣寒冷,否則尸體堆積如山,一旦起了瘟疫,幸存的那些人,怕也未必能夠有幸存活。
李元達通關過好幾次類似的戰役,當然知道現下該怎么做,想一鼓作氣,就暫且擱置問題,憋著一口氣將戰線推到黃河以南,借著季節進行修整,來年開春之后再行北上。
若是想要徐徐圖之,那就安下心來窩在這地方,將被戰亂所摧毀的秩序重新建立起來,待到經濟和人口稍稍恢復一些之后,再游刃有余的去考慮北伐之事。
但是這兩條路,李元達都不想選。
太慢了
即便是相對快速的那一條通關途徑,在他眼里也太慢了
李元達自問不算是什么慈悲心腸,對敵時也會使用陰謀詭計,但是這種針對平民的毫無人性的屠殺,是他所不能夠接受的。
戰線推得越慢,敵占區的人要遭受到的苦難就會更多,來日復克之后,重建時要耗費的力氣也就更大既然己方有能力干脆利落的結束戰爭,為什么不趁早行動
至于后來的問題,那就后來再說
是日,李元達以南都節度使的身份向朝廷上表,請求將治所北移三百里,以作抗敵之需,然后甚至于都沒等朝廷的回信,便麻利的令人傳訊南都,把許景亨乃至于李家能干活的人全都提溜過來了。
室內爐火燒得正旺,溫熱的酒氣縈繞在眾人四遭,李元達省略掉所有的繁文縟節,簡略的說了當下局勢之后,環視一周“爾等以為,當下該當如何行事”
李方妍當仁不讓,第一個開口“我愿為父親先鋒,為您破長庸關,請您將這件差事交付給我”
話音落地,室內眾人都為之色變。
李
約瞠目道“小六,長庸關乃是天下雄關,其地勢之高、城墻之厚,在本朝也是屈指可數的,你實在不必”
他以為李方妍是立功心切。
只有李方妍知道,自己是為了什么。
在絕對技術的壓制之下,古早時期的城墻和防務不堪一擊
北邊每天都在死人,屠殺還在繼續,在無數條生命面前,沒有藏拙的必要,更不必敝帚自珍。
她知道自己能夠輕而易舉的破長庸關,父親他也知道這一點。
而同時,他也該知道,一旦此事做成,自己的聲望將會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即便是個女兒身,也足以瞬間凌駕于李氏諸子之上,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把自己匆忙傳召過來,委以重任他是為了什么,李方妍豈能不知
一個封建時期的諸侯都能有這樣的心胸和氣度,她李方妍怎么能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