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之前去年一個冬天的消息傳開了,才開春,就有很多的外地商戶來這打聽蜂窩煤的事兒了。
這東西可不只是冬天用得上的。平日里燒菜做飯,那也是相當的方便。
所以不愁沒市場。
唯一的就是發愁這運輸。若是靠著車馬運,那真是太吃虧了。運輸成本高,也就意味著賣價高,到時候可比不過柴火。
當聽到東州府在建設碼頭之后,這些商人頓時放了心了。
早早地就開始訂了貨,只等這碼頭一成,就可以立馬登船。
為了趕這些蜂窩煤,東州府的煤場就沒停過。
百姓們耕種之余,還能來打個零工之類的。
東州府上下忙忙碌碌的時候,謝來也接到了來自虞都的密信。是皇帝讓人送來的。
信中讓他不拘手段,早日做出政績,也好早日回虞都去。
在地方的官員,若是要不拘手段,想做出政績可太容易了。比如剿匪直接把良民充作匪徒。
比如收稅,強自給百姓增加稅收,謊報收成。
更不用說增加各種徭役之類的了。
從信件中就可以看出皇帝有多著急了。
謝來回了封信,言明絕不辜負皇恩浩蕩。就把他扔一邊兒去了。
三月,碼頭總算初步建好,大的商船可停靠在岸邊了。
去歲謝來要做碼頭的時候,祝橋就提過要修船,通過這個來給府衙賺銀子。如今可算是弄了一艘船來了。這船當然不是修的,修船沒那么快,于是買的舊船。除了衙門的船只之外,那些想做這生意的大戶也都早就準備了各種船,或大或小,載人運貨。
通碼頭當日,碼頭附近當初都停泊著船只。
原本荒蕪的地方,如今人聲鼎沸。
那些會做生意的府城人都在這附近擺起了小攤販。
附近修建的商市也在這一日開門大吉。
謝來站在碼頭上,看著各商戶的貨船互相擁擠著,人來貨往。好些迫不及待走起水運的商戶正指揮著伙計,往船上搬運貨物,心里忍不住感慨萬千。
祝橋是負責碼頭的事兒的,別看只修碼頭,還要統籌規劃布局,以免使用碼頭的時候出現擁擠,周轉不開的局面。
開年他就為了升職加薪狠狠努力拼命,如今可算是如期完成碼頭。不過修了這一個碼頭,他也是能力見長,往日里書本學的東西,都沒用上,反而是自己琢磨出了一套法子來,才能保證這些工期正常完工。
他笑著問謝來,“大人對碼頭的景況可還滿意”
謝來咳了咳,“也還行,湊合湊合。”
隨著碼頭開通,府衙終于開始有收入了。畢竟之前煤礦那邊基本上是在東州內部消耗的,謝來還給老百姓送煤,開支相抵。如今煤炭往外運輸,宋家那幾家大戶開的煤場源源不斷的往外送貨,自然也會從煤礦這邊拿煤,府衙這才開始有了收入。
有了銀子了,謝來這就開始坐不住了。想著開始計劃著發展東州的大計劃了。治理一方,太多需要銀錢的地方了。先別說改善老百姓福利待遇了,就光是修路,那就是大工程。
謝來覺得發展一地,路必須修好。路修好了,農副產品才能從山里出來,最大限度地開發東州府的潛力,百姓手里才能有積蓄。
這計劃書還沒寫,治水官李前進就跑來要錢了。
“大人,如今府衙可有銀錢修水壩”
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