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的確是個右腳球員,左腳殘廢級,這點艾馬爾也沒比他好到哪里去,梅西最初也是這樣的,只是不同是他天生是個左腳將。
至于射術和果決這些,是因為他的教練們并不知道他最擅長的位置是中場。
對他的基本功有諸多不滿的教練讓他開始單獨訓練,苦練基本功
這也意味著屬于他的50課時被浪費了許多,因為他不能參與到團隊訓練、隊內對抗賽中,這也讓他升入u17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這種時候就得感謝“兔子”了。
雖然考試是祂搞出來的,50個課時可能報廢祂也得背鍋,可祂的基礎福利卻能改變拉斐爾的未來
虛擬空間和現實中的比例是51。
這意味著拉斐爾有多于普通人4倍的時間來練習。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了“一萬小時定律”。
認為各個行業的精英,都是最少付出了一萬小時的努力,才能在他們的行業取得成功。
這當然不是說想成為精英,付出一萬小時就可以了。
而是付出了一萬個小時的努力,才有成為精英的可能。
在足壇,一萬個小時又是什么概念呢
從u9少年隊,再到u19,平均每天投入4個小時,每周4天計算,小球員一年可以用來訓練的時間是832個小時,10年是8320個小時。
只有小球員的天賦足夠出眾,在15歲、16歲得到了一份寶貴的青訓合同,才值得教練付出更多的時間花在他們身上。
在阿賈克斯,這個年齡是17歲。
17歲以下的小球員,基本上是一年一簽。
如果天賦不是那么出色,或者在一些小球隊中,當球員升入一線隊,并完成自己處子秀的時候,都未必能完成一萬個課時的訓練。
所以拉斐爾對于虛擬空間的時間比例非常滿意。
他曾以天賦取勝,現在有了勤能補拙的機會,應該心存感激。
虛擬空間內,他也會感到疲勞,也會需要一定的休息。
在4個課時后,拉斐爾躺在已經空無一人的訓練場上,貪心地思考一個問題
他能不能從他的陪練天團那里得到更多呢
梅西、加林查、博格坎普、齊達內、羅納爾迪尼奧
這是五個響徹足壇的名字,都是史詩級的盤帶高手,也曾為足壇增加了太多美麗的瞬間。
拉斐爾原本算是梅西這種類型的球員,身高矮,底盤低,步頻快。
當然快不過梅西,事實上他想不出有哪個球員的步頻和啟動速度比梅西更快。
但拉斐爾在梅西身上得不到什么。
因為梅西只有169公分,身高187公分的拉斐爾,再也回不到過去。
他甚至想過,如果讓梅西突然之間變得比c羅還要高3公分,會是什么結果呢
拉斐爾沒有答案,他自己交出的答案是都要不會踢球了。
拉斐爾以前踢球的方式,也很特殊,只屬于自己。
他從小在街頭踢球,那時小小的拉斐爾從不會讓那顆寶貴的球離開自己的腳下,他擔心稍微踢遠一些,它就會被搶走,再也不屬于他。
直到維羅妮卡輟學開始尋找工作機會后,他被送去足球學校。
那時候起,他才能隨心所欲地踢著皮球,
但是踢球習慣已經無法改變,他就是喜歡把球帶在雙腳下,掌控一切,掌控自己的人生。
當他的兩條腿,再也不是曾經的步頻,這意味著他會經常出錯,也無法更好地護球。
正是這點,對于一個中場是致命的
“所以梅西和加林查都不是我需要的。”
“齊達內和羅曼里克爾梅,阿根廷中場一樣,都是古典前腰,球風美則美矣,太慢了,可以適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