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實對烏思藏國的大小沒什么概念,可最多也就跟新羅半斤沒八兩吧,也就是說全國最多就十個人能當公費留學生去大唐學習,回來當官的。
以他淺薄的思想來看,這十個名額都不夠大官兒子填補的,或許會有民間人脫引而出,可那一定是很有才華的人,他自己在小小的鄉學都不能當第一,更別說其他了。
更何況,高長松對自己吟詩作對的能力一點都沒有信心,他是現代人,又不是中文系的,背的古詩僅限于高考篇目,其中還有大半還給老師了。
他可不覺得這樣的自己能在學霸的海洋中殺出來,當留學生肯定是行不通了。
可惜人與人的想法不能共通,高澈跟高香蘭聽見這話都認為他是因家境驟降,不愿給人增負擔,因此不肯讀書了,高澈口笨嘴拙,想要勸卻不知從何說起,高香蘭更是宛若晴天霹靂,整個人都呆住了。
高澈嘴唇開合,像吐泡泡的金魚,最后囁嚅道“若很是艱難,我與四娘也可出一份力。”
高長松卻笑著婉拒道“我委實不是那塊料,六郎的好意我心領了。”
看高長松面帶灑脫的微笑,高澈未免唏噓,卻因大家都是普通農戶,也說不了如何幫襯,只想對方的際遇不過是生死有命,自己最多不過晚上給他家送幾枚雞蛋罷了。
兩人寒暄幾句就此別過,各往田間去了。
高香蘭一直悶悶不樂,哪怕風穿過田野撲上她的臉,都沒讓她重展笑顏,她拉著高長松的手,亦步亦趨跟著走。
忽的,她只感到自己身軀騰起,不由自主抓住高長松胸前的衣襟,扭頭看去,眼前的視野也開闊了。
春小麥抽出了修長的枝,近處是無邊的麥田,當風吹過時,那些綠油油的麥稈向一個方向盡數倒去,田中的鳥被驚到似的,撲棱棱地飛走了。
更遠是山,山間被云霧所籠罩,山上的綠樹已看不真切,像一幅水墨畫。
高長松將她抱得很高,看見這樣一幅景色,哪怕是再憂慮都會生出一絲心曠神怡之感,只見高香蘭扭頭,忽對高長松慎重道“等我長大,一定會掙很多錢到時候大兄定要去讀書。”
高長松問她“你準備怎么掙錢。”
高香蘭答“跟阿媽一樣織布。”她悄聲道,“阿母先前教過我好幾種花樣子。”
有這等“雄心壯志”當然要鼓勵一番,于是高長松在高香蘭的腦袋上揉了一氣,成功讓她好不容易綁好的小啾啾炸開。
基礎任務拓展根據地
一家之主的你怎能不熟悉自己的根據地去巡視自己的財產吧
獎勵點數3點
恭喜你,任務完成
三點成功落入囊中,高長松也對自家的田的大小有了清晰的認知,唐代實行的是均田制,按照人口分田,每個成年男丁在18歲后會分100畝田,其中80畝是口分田,20畝是永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