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進長安城后,官員也沒多為難他,恰巧執勤的是靈寶派的兄弟,看見老熟人鐘離珺還跟他頷首致意,鐘離珺肯定是回應。隨后又回了他三進的小院,他祖宗鐘離權將小道童丟在這給他掃地看家護院。
小道童看他還挺高興的,上來先問好,又說“也
是不巧,郎君才走后腳就有人送了信來,一并來的還有兩瓶酒,我給您收起來了沒動,您去瞧瞧罷。”
鐘離珺立刻從腦海深處扒拉出一段話,他想哦,這十二郎是同我提到過的,我記得。
果然,酒瓶子跟高長松帶到大安的一模一樣。
鐘離珺看后老高興了,他不是酒鬼,可只要是好吃的,他就喜歡,酒跟茶差不多,對他來說都是飲的,高長松這兒的酒又烈又醇,比米酒好多了,他能不喜歡嗎
他忍不住了,當時就要來一杯,如果唐代有花生米,鐘離珺少不得要用花生下酒,只可惜花生米產自十五世紀才被哥倫布發現的美洲,又等到明朝才真傳進中國。
鐘離珺想了一下,他先打發小道童卻街上買魚生,自己則到坊內的小鋪子上買了一把雕胡。
雕胡就是現代的茭白,會須一飲三百杯的詩圣李白就會用茭白當下酒菜。
鐘離珺一個人自斟自酌,喝了老半天,此等好酒,牛飲是萬萬不行的,他砸吧著嘴,細細品味。
直到月上柳梢頭,宵禁開了,鐘離珺才將一壺喝完,他看著剩下的幾小瓶,略有些心疼,想這不是喝一杯就少一杯嗎
此等好酒,就算是讓他跑到烏斯藏買,也很值啊。
想到這,鐘離珺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對啊,倘若沒賣到長安,他去烏斯藏跑個往返,也花不了多長時間。
他甚至細細計算起來,等出了玉門關,再往前走就是西番哈密國,其實他們的國王不愛唐朝人,因為他們管不住。他跑到那國家,不就可以騰云駕霧、御劍飛行,往返買個酒,要不了幾天。
他走水路從揚州回長安花了44天,但不出意外三十天就能往返烏斯藏。
鐘離珺雖如此想了,卻沒有立刻行動,他想自己才回來長安,好歹把手頭上的事處理處理,起碼將天材地寶融了重新鍛造大刀,等差不多完事了再動身。
對了對了,他還得回高長松一信件,報個平安。
鐘離珺提筆就來
十二郎,驩頭他小爹,咱已經到了長安,收到你寄來的酒與信,酒喝了,那真是好東西,不知能否買到,如果買不到,我就來烏斯藏一趟。
當然,他寫的不是白話,只是翻譯過來就這意思。
鐘離珺寫寫、停停、停停、又想想,他接著道烏斯藏地處偏僻,肯定是沒有咱們好大兒愛吃的磷蝦丸,不知道你從大安買得夠不夠,這樣,我在大唐境內搜刮搜刮,如果遇見合適驩頭用的,就給你寄回去。
活似在外打工的大爹。
如果高長松接到這封信,恐怕會在覺得“好怪哦”的同時感動一波,很可惜,這從長安送到烏斯藏,最快也要一個多月。
而身處烏斯藏的高長松,又遇見了新的難題,這難題是熟悉的豬八戒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