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六章20221010
李林同買到了一雙羊毛襪。
粟特人的血液中流淌著液態黃金,他們的富庶與會做生意的名聲貫穿整條絲綢之路,囤積居奇、高價售出是日常操作。
操著古怪口音的大胡子粟特人與求購者討價還價,他們不同于美須髯的長安佬,蜷曲的、毛茸茸的胡子籠罩下半張臉。唐人說這是辦事牢靠的象征,常人都道“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絡腮胡之下誰知與你談生意的粟特人年歲幾何
李林同想要多買幾雙襪子,他頗有種其會在長安走紅的預感,但等到地方,發現頭簪花的風流郎君與穿粗布褐衫的仆從交替,列了一條長隊。
他這才驚覺,自己是如何知道足袋售賣的是一同交游的郎君告訴他的,這群郎君是什么樣的人
別的不知道,但他們絕對是長安城中最追求時髦的一批人。
李林同一個激靈,他忽然想起來,最近街上的木屐變多了,皮靴變少了。
原來是這么一回事
唐代士族郎君是非常時髦的。
簪花熏香是基本操作,看過穿越文的人都知道,唐人特別愛戴頭花。
除卻這些基操外,他們還講究穿搭。唐懿宗朝時有一名叫路巖的人,就因精通穿搭而聞名,他戴的沙巾被精心剪裁過,樣式風流,引得街上人競相模仿。
近幾年為掃前朝的奢靡之風,文壇上開始追求詩風清新康健,連帶著文人的著裝習慣也有了改變。
唐人目前追求的是魏晉之風,前有“建安風骨”后有“左思風力“,總的說來還是很健康的。
文章寫得像了,穿著也得像,要知道,魏晉時代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必須要袖子竄風,走起來有飄飄欲仙之感才行。
再配一雙走起路來伴隨清脆踢踏聲的木屐,太仙人了
春夏時郎君都是這么穿的,但秋冬就不行了,大凡是能被風吹起來的長衫,料子都很薄,這年頭要是得了傷寒可沒有特效藥,是要命的,雖然有些人要風度不要溫度,但大部分人還是要命的。
至于什么內穿襖衫外披薄衣也不可能,保暖性強的襖衫多厚啊,穿上后還不像個圓滾滾的球,你都像球了,再穿寬袍廣袖有意義嗎還不就是個球。
總之,這些對穿搭很有研究的郎君都獨具慧眼,一眼便看破襪子的用法,雖然有些扎腳,可他們腳不怎么冷了啊,勉強抵御住深秋的寒風了啊。
而且這足袋適合他們的腳型,又夠緊繃,說實在的,木屐配白襪子,還怪好看的。
甚至無師自通地想這還是足袋,若織成衣物
已經連毛衣都給計劃好了。
高長松還不知道自己在長安成了時尚風向標之一,他雖知自己傾銷的那些商品,譬如布匹、白酒之類的應當受歡迎,卻沒想到如此受歡迎。
這說到底還是唐代風氣導致的,文人墨客都趕時髦,新物件的傳播速度快。
他還是按部就班地過日子酒產量夠了嗎要不趁著農閑再招工擴大生產規模毛衣織得如何了能趕上供貨嗎鐘離珺在這呆著,總要給人家整些新吃食吧等有空了還得去下面多巡查幾次,指不定能找到新的羊毛供應點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