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還是挺多的,但他一樣一樣做,好在從開始做豆腐起,身邊就有群踏實肯干的年輕人,他只要將活拆分了一點一點交給他們,還是能替自己監管好的,這些村人比較刻板,但在手工業時代,刻板有刻板的好處,起碼不會偷奸耍滑。
磨洋工這個詞,還有洋大人進來后才出現的。
再說他養的異獸多,耳目也多,實在不行還能發動天上飛的嘰嘰喳喳的麻雀給自己當小監工,若下面人有了不妥當的舉動,他發現得也快。
如此看來,高長松日子過得還是很可以的。
這天,他正舒舒服服窩在炕上,用一爬字寫來年的計劃,哪想得涂里正竟然上門了,他不僅自己上門,還帶來了兩名貴客。
涂里正自己也哆哆嗦嗦的,說不上是冷的,還是驚的,高長松開門后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涂里正跟他身后氣度不凡的男子迎進北堂,又托兔子精送來熱水。
這兩名大人還帶了三兩衙役,他們本言說要守在門口,高長松說“咱這高老莊也無甚歹人,何故在此望風”也把他們拽進來了。
但這些衙役不肯跟上峰同居一地,跑到另一個小廳堂去了。那兒是高長松單獨辟出來,給長工們休息的地方。
高長松家在這兩年間擴建了好幾次,眼下閑置房間還是挺多的。
兩杯滾燙茶水下肚,腸胃暖了,熱意在四肢百骸間流淌,屋內被熱炕燒得熱乎,被風吹硬的臉龐也變軟了,回溫了。
高長松這瓜果點心一應俱全,但人家徐里正是不貪這些小零嘴的,更別說那兩位“貴客”了,涂里正先用顫抖的聲音給高長松介紹“這位是張刺史,這位是侯縣令。”
高長松心說實錘了,涂里正剛才抖果然是緊張的,也難怪,這倆官是足夠大,普通老百姓看了不緊張嗎
縣令跟刺史是什么等級的官呢
縣令不用說,就是一縣之長,高長松盤算了一下,古格是個鎮,為縣的一部分,考慮到唐代人口少,這縣令換算到今天,起碼是個市長。
至于刺史,雖然是地方官,那官職級還是很了不得的,上州刺史是從三品,中州刺史是正四品,換算一下,放在現代得是個省長。
市長跟省長如此平易近人地來“微服私訪”,還真挺刺激的。
那他們是來干什么的
先開口的是張刺史,他來傳達了一下烏斯藏國主的表揚,主要內容是說高長松孝悌,撫育三妹妹辛苦,還做出不少有利于國家與民生的改良與發明,賜他良田、布匹云云。
高長松趕緊謝恩,雖然對他來說,烏斯藏國主的存在感是真的不高,但人家給自己賞賜,誰不高興呢
其實,比起孝悌,高長松整出的酒啊、羊毛襪啊之類比較重要,而且對烏斯藏人來說,能夠讓本土的產品在長安走紅,是倍有面兒的一件事。
然而,你用這理由封賞是不大行的。
他們這的制度都直接抄大唐,大唐的主要封賞種類分功賞、績賞、德賞、喜賞跟貢賞。高長松這種情況,一是沒有在軍事上有所建樹,二他也沒有入仕,功賞、績賞跟他是沒有關系的,至于貢賞,那都是給外來使臣的,他們國家只有給大唐朝貢的份兒,其他國家并不會給小小烏斯藏上貢,隔壁的西番哈密國對他們虎視眈眈。
至于喜賞,那是皇帝龍顏大悅時給的賞賜,一般是什么節慶活動時皇上高興了才會賞一下。
高長松這個各不沾的,想要給他賞賜,就只能從德方面入手了。
其實國主賞的布匹不是很多,至于田畝更是要到春天直接喊人給他在高老莊開荒,但高長松還是很高興的,他想起碼自己在烏斯藏的領導層這掛名了,等他要去大唐經商時,估計能大開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