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為了給這些學生前來的時間,報名周期較長,有大半年,待人搜集齊全后統一校考。
高長松的時間還是很充足的。
鐘離珺道“那肯定,我一早便同你約定過,要一齊前往大安國。”他說,“我已將此事記在心中。”
他說“如此,我們11月在長安見如何無論我身在何地,到那時定然會趕回長安城。”
聽他篤定的話語,高長松心中暖洋洋的,他想有這樣的友人,我還有什么可索求的呢
于是欣然同意。
見這群人要往西走,趕忙帶他們收拾行李,別的不說,干糧以及路上的咸菜醬類必須管夠,出門在外,口腹上也不能虧待了自己。
葉瀾的劍術指導推遲了一日,鐘離珺他們逍遙慣了,說走就走,高長松卻不能讓他們這么走了,一天內把要帶的衣物糧食都拾掇出來,一股腦地堆在儲物空間內。
鐘離珺對高長松一向是很感謝的,他投桃報李,給高長松留了名冊,倘若他入唐,有什么不方便的,盡去找這些人,他們能幫高長松解決麻煩。
這些人中有在禁中任職唐王面前行走的,也有長安有名的商賈,有游俠兒,也有不良人。
高長松驚訝地發現,鐘離珺此人看似不善言辭,實際上在三教九流中人緣很廣,誰都能說上兩句話。
聽謝自然跟孫元翔說,他在修士中的名聲也很好,因為他這人無欲無求、仗義,別人若是求助于他,他都會悉心幫助。
他是一個有點愣,但十分正的人。
此外,長安的老饕可不少,鐘離珺不僅能吃,還能講得頭頭是道,他這跟舌頭像金子做的,食店做得好不好一品便知。
通過跟這些老饕的交往,他的人際圈又擴大了幾倍。
高長松知道后,對鐘離珺的評價更高,甚至有了一絲絲與有榮焉的自豪,與這樣風光霽月的人交好,誰會不高興呢。
他們互相道別一番,交換了臨行物件后,便分別了,之后,高長松也開始了劍術修行。
葉瀾準備在高長松這呆一旬,以指導他劍術。
一旬之后,她欲御劍飛行奔回長安,同行的竇亮在烏斯藏,或者說高老莊呆得樂不思蜀,他說不把這里的新鮮玩意都看遍了就不回去。
沒了旁人,葉瀾就能御劍千里,那她速度可是非常快的。
哎,聽說進了大唐城內就不能御劍了,到時候就靠兩條腿跑吧。
她面無表情,在心中下了決定。
想來再過一段時間,大唐的百姓們就能看見實打實的“輕功”了,那定會為本就在當地很有市場的劍修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言歸正傳,高長松平時犁地用的是特質的鋼筋劍。
這離葉瀾用的木劍還有點距離,沒法子,高長松施劍氣都斷斷續續,時靈時不靈的,而劍氣本身又尖銳無比,倘若他能令這股力量安分地呆在木劍中,就不用葉瀾指導了。
葉瀾對高長松的要求不算特別高,畢竟人家只是劍術愛好者,不能用對同門的標準來要求他,實際上,看見高長松能發出劍氣,在修士中他已經還不錯了。
她稱贊道“基本功雖僵硬,勉強能入眼。”
高長松慚愧這都是買來的基礎劍術
葉瀾道“我演示一遍,你感受靈力的流動。”
其實,這對絕大多數修士來說都是超高難度,大部分修士雖能提練出靈力,卻不知如何管理自己的靈力,他們都是粗放型使用,這才是畫符箓失敗率高的原因,無法控制住能量,成功與否,只能看臉。
若讓別人知道葉瀾如此授課,定認為她是在強人所難。
可對高長松來說,這卻不是什么難題,他有一雙慧眼,能夠看清能量的流動,即便他的靈力操控也有些粗放,卻不是不得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