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方向,改進起來總是容易許多的。
靈力從劍的手柄處灌入,轉瞬之間便充斥劍刃,好在高長松的動態視力一樣上佳,他學會將那一瞬間的改變記住,如錄像帶一般在腦海中不斷回放、拆分。
果然,劍修的靈力運轉方式跟鐘離珺與自己這樣用劍的符修是不同的,就好比他們像是粗獷的河水,在閘門打開的瞬間,“嘩啦”一聲,河水傾瀉而下,爭先恐后涌入劍刃之中,這樣不僅有大量靈力浪費,還會破壞劍本身的內部構造。
劍修、或者說葉瀾是不一樣的,她的靈力流轉有先來后到,就像無數細小的支流匯入一條主干,接著流入汪洋大海,而大海中的水又反哺干涸的支流一樣,形成了一個閉環。
她比自己要細致多了。
高長松突然奇想,他認為自己可以畫下來,把他看見的圖景。
葉瀾道“你來試試。”
顯然,她習慣粗放式教學,單純靠練跟意會。
剛才高長松的劍氣,她不置可否,顯然是很不屑的。
高長松想,就這么一下子,哪怕自己眼睛看見了,距離手學會了還有很遠,但是,他好歹有了方向。
努力復制葉瀾的靈力流動,緩緩向前
結果當然是失敗的,雖然射出了一點兒劍氣,可它就像是老化到時常雪花屏的電視機,一會兒亮一會兒不亮。
葉瀾覺得高長松有點進步,他為什么跟自己師弟的劍氣不一樣,說白了就是練少了、不通章法,沒有跟自己手中的劍心意相通。
沒錯,他們劍修就是如此唯心、如此形而上。
為什么劍用得不好,那就是練少了,沒有人劍合一。
什么叫人劍合一人劍合一就是人劍合一,你讀得懂劍,知道她嗡鳴的意義,靈力多了還是少了都能根據劍的狀態及時調整,這就叫做人劍合一。
這也是為什么劍修數量遠少于符修,聽聽,他們說的這是人話嗎
劍修靠得就是不斷練跟自己體悟,外人能夠給他們的幫助非常非常小,最多就是一開始師長糾正他們動作對不對、標不標準。
高長松說“能否再讓我看一次。”他想了想,還是說出來了,“如果能慢一點就好了。”
慢一點
葉瀾無言,這真挺難的。
不過,練劍到了極致就要收放自如,緩慢的劍氣充能比一下子斬出一道劍意要困難數十倍,她將其作為鍛煉自身的方式,越來越慢、越來越慢。
最后,葉瀾挺俏的鼻尖上甚至凝著一滴晶瑩的汗珠。
劍氣本是凝結了便要斬出去,她卻硬生生讓其停留在劍尖上。
高長松怎么能不知道葉瀾的厲害,本只想多觀摩幾遍,抄抄作業,哪里想到葉瀾竟能做到如此地步,實在是了不起。
這技術難度也太高了。
高長松也沒有盲目練習,他勉強算是技術型人才,反正肯定不是直覺派。
當天晚上,他就用筆墨記錄下自己所看的一切,劍刃中的靈力運行順序。
之后,高長松也準備了一把木劍。
木劍不值錢,他家削了不知道多少把,有大有小,大的是高長松練習時用的,小的則屬于三小只。
他先在紙上畫,隨后想想,同比放大復制到劍刃上。他也沒畫得太細,否則刃處花花綠綠看上去也太怪了,仿佛在進行什么神秘的儀式。
最后,他只畫了幾個點,提醒自己靈力是從幾個方向鋪成來,又是在哪會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