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未央宮。
劉徹負手而立內心暴躁,表面卻陰著臉面沉如水,其余大臣坐不自在,或低頭輕咳,就是不敢多看幾眼天幕。
那天幕上面的小人也不知道怎么制作出來的,好看是好看,可愛是可愛,就是這表現出來的
咳咳,不敢多看啊。
不過這會兒得有人開口,于是反應過來后,立即有大臣拱手道“陛下,這天幕定有夸張的成分,想那始皇都如此展現大概如民間伶人一樣,表演多有夸張的成分。”
劉徹正經點頭“卿說的是。”
當承載文字文化的載體變得簡單易做,更輕便好攜帶的時候,又能帶來什么改變呢
別忘了我們的專題如果秦始皇擁有四大發明會如何,所以當秦始皇擁有造紙術后,他都能做些什么
首先,是政令通達,消息傳遞會更為方便。
劉徹頓時收了心思,心想天幕還是能聽聽的。
先前說了,是蔡倫發明了真正的紙張,他所發明改進的造紙術是四大發明之一。
而在蔡侯紙出現之后,造紙原料更加普遍,也更容易找到,同時也很便宜,且紙張的數量以及質量也提高上去了,制作生產效率更高,能更大限度生產出數量可觀的紙張出來,從而可以更廣泛的普及到民間去。
當紙張可傳遞使用的范圍更廣,所攜帶的文字更多,對于諸多政令的頒布和施行,必然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如古代最常用的張貼告示。
當政令和消息需要快速傳達時,攜帶紙張可快速去往更多的地方,而一張紙所承載的文字數量,遠遠比得過竹簡所承載的文字數量,自古以來,古代帝王與百姓的溝通途徑之一,就是張貼告示,以此傳達其政令與消息等。
而除了傳達帝王政令與消息外,官衙抓壞人也可以貼告示,百姓找東西也可以貼告示
到我們現代,最常見的告示,你們應該都不陌生,那就是墻上,甚至是電線桿上隨處可見的各種小廣告
隨著天幕講解,其上也隨之放出了各種展示畫面
侍衛拿著告示貼在墻上,給周遭百姓傳達帝王政令,衙門的官差拿著犯人信息在街上詢問抓捕,百姓拿著告示沿街找人或者找東西,又或者是買賣或租賃某樣事物的消息等。
“是極還可以這樣做。”
嬴政盯著天幕,忍不住贊嘆了一句。
秦朝才統一六國沒多久,需要頒布傳達的新法和政令等實屬不少,但以如今秦朝所覆蓋統領的疆域來看,諸多新法與政令的實施,所耗費時間和成本都必然不小,可如果發明了紙張,便可大大縮減這些時間和成本
天幕所言極善,果然正解了朕之燃眉所需啊。
紙張的出現,還促進了文化和經濟的交流與傳播。
如先前所提到的字體的發展與演變,在紙張出現之后,更是促進了書法藝術的發展,延至今日,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字帖真跡,可觀古人文字之風骨與精神,還可將書法與畫作相結合,以及推動了詩詞文化的盛行等,讓詩詞書畫等精神瑰寶,可更輕便呈現與紙張之上,從而流傳至今。
而我在這里最想說的重點是,紙張的出現,也間接推動和改變了歷代朝堂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