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惠妃病死之后,李隆基日夜寢食不安,覺得后宮里的美人雖然多,但卻沒有一個能使他滿意,然后聽人說武惠妃的兒子,即壽王李琩的妃子楊玉環很美貌絕倫,艷麗無雙,于是
于是當然是把兒子的媳婦召進宮,當自己的媳婦寵啦。
至于所謂的禮節什么的,他是皇帝,他說了算,就是這么霸道強寵。
李隆基驟然腦袋一懵,只覺得眼前一陣暈眩
天幕語氣戲謔又不屑,簡直猶如千斤重錘,狠狠擊在了他的臉上身上
而此時,他已經不敢再看朝堂之上了
那里站著的可不止有諸多大臣
關于李隆基和楊貴妃的爭議有許多,后世作品中,經常將兩人比作真愛,可事實當真如此嗎
不過是文學影視作品多為了美化罷了。
畢竟設身處地想一想,當時李隆基都多大年紀了而楊貴妃又多大年紀了你會心甘情愿愛上一個都能做你爹的老頭嗎再者說,楊貴妃和壽王李琩成親后的日子,又不是過得不幸福不美滿。
結果李隆基先是讓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然后又下詔讓楊玉環還俗,將其接入宮中,后正式冊封為貴妃。
呵,男人,果然在面對女色上,真的是慣會耍弄心眼子,這招掩耳盜鈴用得好啊。
只可惜自古以來無權做主的女人了。
李隆基
李隆基已經不知道該作何表情,只覺得臉皮異常發熱發脹,幾乎無言以對,也更是無顏以對堂下諸人。
其他時空眾人更是不知道該擺出什么表情,尤其是唐朝時空聽著的人。
這一系列操作下來,怎么說呢雖然類似事情不是沒有,但聽著天幕用這樣的語氣敘述,就是覺得丟人至極啊。
提到楊貴妃楊玉環,就不得不提她的族兄楊國忠。
安史之亂,也少不了楊國忠的影子。
很好,又新添了一人
安史之亂究竟是怎么一步步的積累矛盾,直至驟然爆發的
我們從李隆基的這幾個操作中,不難看出他后面已經被享樂奢靡之風侵染腐蝕,腦袋已經不好使了,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再加上一些大臣投其所好,說什么就信什么,于是奢靡揮霍的時候,竟然就從不過問經費來源。
還有在李隆基對政事倦怠后,就將政事交給宰相處理,可張九齡是個直臣,李林甫卻不是。
張九齡認為看見不對的地方就要諫,皇帝不聽更要諫,但李隆基已經就想著放松身心,以犒勞自己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了,能愿意和喜歡聽張九齡的勸告和建議
反倒是李林甫也投其所好,私下里警告那些言官,說如今明主在位,天下大治,負面的話,諸位應當少說,以彰明主之偉大,否則出什么事的話,后悔都來不及,于是言官們再也沒有人敢直言進諫了。
而之后張九齡等能臣更直接被先后罷官,于是這朝堂之上,便開始由李林甫一人專政獨權。
漢朝未央宮。
劉徹嘖了一聲“宰相專權,挑還不挑個好的,怎么想的”
秦王宮。
嬴政又想起了已經處死的趙高,不禁冷哼一聲,這李林甫顯然與趙高一丘之貉也。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和眾大臣聽到這里,更是臉色難看,話到嘴邊,簡直不吐不快
“既然先前虛心納諫,為何不貫徹到底”
“前面所為如何就先不說了,國之政事,如何就敢直接放手”
“那張九齡顯然才是賢臣之范啊”
李世民更是直接氣到拍椅子“糊涂糊涂”
為君者,竟到后期只圖享樂
莫不是腦子真的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