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其他參與平定安史之亂的將領,諸如郭子儀,李光弼等人
他們死守著大唐,不愿叛,不投降,為的是什么
還不是為這泱泱大唐之榮,身為唐人,死也要死于大唐啊
昔聞宋朝文天祥正氣歌浩然正氣存天地,貫日月,立天地,為三綱之命,道義之根,其中所用十二個典故,唐朝安史之亂占兩句“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秦王宮。
嬴政輕聲低念道“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先說顏常山,即顏杲卿,初任范陽戶曹參軍,曾是安祿山的部下。
安史之亂發生時,與其子顏季明守常山,從弟顏真卿守平原,設計殺安祿山部將李欽湊,擒高邈,何千年,然天寶十五載,即公元756年正月,史思明攻打常山郡,顏杲卿向王承業求救未果,只得晝夜防守,拼死作戰。
彼時城內兵員短少,寡不敵眾,并且御敵物資全部用完,顏杲卿等人整整堅守了八日,卻仍是被叛軍俘獲,送至洛陽,而之后,史思明在攻下常山郡后,又緊接著攻下占領了其他九個地方等。
而顏杲卿等人被送至洛陽,見了安祿山之后,面對安祿山斥責其背叛于他,顏杲卿怒而痛罵
“汝營州牧羊羯奴耳,竊荷恩寵,天子負汝何事,而乃反乎”
“我世唐臣,守忠義,恨不斬汝以謝上,從從爾反耶”
顏家世代朝臣,只為守忠義而死
他是大唐的子民,是大唐的將領,只會守著大唐而死,哪里是負于安祿山,背叛安祿山
安祿山由此大怒,命人將顏杲卿綁于天津橋柱上,肢解并吃他的肉。
而直至此時,顏杲卿仍然罵不絕口,于是又命叛賊鉤斷了他的舌頭,并說“看你還能罵嗎”
最后,顏杲卿于含糊不清的罵聲中被害身亡。
而也是這天,顏杲卿的幼子顏誕,侄子顏詡以及袁履謙,也都先后被截去了手腳,而袁履謙見何千年的弟弟就在旁邊,便含了口血去噴對方的臉,于是又被更為殘忍的施行碎割,甚至連過路的人見了都為之流淚不止。
“阿耶,那上面是你啊。”
顏誕扒著顏杲卿膝頭“阿耶,天幕是不是在夸你。”
顏杲卿將眼底的濕意眨下去,心疼般揉了揉顏誕的腦袋“為什么這么說”
顏誕歪了歪頭,認真道“因為天幕說,浩然正氣存天地啊”
“阿耶罵了叛軍,阿耶是大英雄”
“那你以后要當大英雄嗎”
顏誕毫不猶豫點頭“要啊”
“向阿耶一樣,我世唐臣,守忠義”
顏杲卿終究還是沒忍住眼底的濕意,一把將顏誕抱起來“我兒說得好”
為顏常山舌
為張睢陽齒
安史之亂后期,唐朝當時僅剩下長江以及淮河流域的賦稅支撐著,睢陽位于大運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鎮,如果睢陽失守,運河阻塞,那么后果將會不堪設想。
而將領張巡,以及許遠守著睢陽,兵力最多的時候也不滿7000人,城中戰前百姓總共有四萬余戶。
請先記住這幾個數字。
這是為何
李世民的心不禁咚得猛跳了一下。
李隆基也就此有不好的預感
從公元756年,至公元757年十月,前后十個多月的時間門,總共400余戰,僅憑不到7000人的兵力,竟然殲滅叛軍12萬人可以說,唐朝的天下能得以保全,全仗睢陽堅守這十個月之久
他們守住了唐朝的后方,使得朝廷得到江淮財賦的接濟,已完成了恢復并準備到反攻的過程
于睢陽陷落前一個月已收復都城長安,于睢陽陷落之后的十天又收復了東京洛陽,至此,叛軍再也無力南下。
終于
大唐得以保全
可李世民卻說不出一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