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熙元年,即公元984年,趙廷美被貶至房州任職的兩年后,憂悸成疾而死,時年38歲。
趙普
趙普也想要再跪了。
這個“毒”啊,也不單指下毒的毒。
盡管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但金匱之盟的受益人趙德昭,趙廷美,以及被認為是趙匡胤屬意的繼位者趙德芳,竟接連相繼去世死亡,甭管究竟是怎么死的,這巧合也太多了。
而最終的受益者,無疑是趙光義和他的兒子。
趙光義簡直要欲哭無淚了。
天幕,你為何要害我至此
趙光義繼位之后,不是結束了藩國割據的局面嗎,大家都比較熟知的,南唐后主李煜,他的死,也和趙光義有關。
李煜接任南唐的時候,南唐面臨著北宋的強大軍事實力,已經岌岌可危了,開寶八年,即公元975年,宋軍南下攻滅南唐,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北宋京師開封,趙匡胤封他為違命侯。
這期間,李煜在開封的前兩年生活還算平淡,同時還創作了不少詩詞作品。
等趙光義即位之后,李煜又被晉升為隴西公,只是在太平興國三年,即公元978年的七夕這天,李煜突然暴斃而亡,而這一天正好是李煜四十二歲的生日,有關于李煜的死因,也是各種說法。
比如李煜創作的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詞是正經挺好,意境也挺美,但這首詞所表達出來的意思
你說你作什么不好,非得緬懷這個緬懷那個的,寄人籬下還說這種話,這不聽著就讓人不爽嗎
于是這絕美的詞,成了絕命的詞。
坊間流傳,這首詞觸動了趙光義敏感的神經,就派人將李煜給毒死了,當然坊間還有流傳,說趙光義看上了李煜的妻子小周后,那小周后天香國色,所以趙光義想將其長期霸占,于是就除掉了李煜。
反正不管坊間怎么流傳,無論哪種說法都認定了李煜之死的幕后主謀就是趙光義。
趙光義“”
還有
還有
吳越末代國君錢俶,他并沒有像李煜那樣頑抗到底,最終打不過北宋才投向,而是自知無力抵抗,主動納土歸宋。
然而端拱元年,即公元988年八月,錢俶在自己六十大壽這一天突然暴斃,死法和李煜如出一轍。
盡管北宋的官修史書不可能指認錢俶是被毒殺,但有不少宋代私人筆記,以及民間記載等,都認定這事和宋太宗趙光義脫不開關系所以趙光義“絕命毒師”的稱號,基本上就是這么得來的。
趙光義真的是“”
漢朝未央宮。
劉徹嘖了一聲“這才是宋朝第二個皇帝吧絕命毒師,可真是夠貼切的。”
“還有那高粱河車神,現在想來,恐怕也不是什么好詞。”
咳咳,其實怎么說呢,趙光義還算是“胸有抱負”的一個帝王。
劉徹又是嘖了一聲,就這還胸有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