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一大片被什么契丹遼國占領的地盤,他就胸悶氣短
別忘了大宋面臨的割據復雜局面,雖說趙匡胤在位時,已經為統一中原,結束割據局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但確切來說,五代十國的真正結束,的確是在趙光義手里完成的。
此外,在面對燕云十六州的問題上,后周打回了一半,趙匡胤也的確是想要收回燕云十六州,但是吧,他對燕云十六州的收復是比較消極的,為此趙匡胤專門設置了一個購買燕云十六州小金庫
對,他一直想要拿錢贖回燕云十六州,預計每年存點錢,目的就是為了有機會可以把燕云十六州買回來。
至于大遼賣不賣,那就看運氣了。
趙匡胤“”
但趙光義對于怎么收回燕云十六州有著不同的看法
趙光義對燕云十六州可謂是志在必得,立志有生之年必須要將燕云十六州給打回來,他一直謎一樣的堅信大宋有這個實力,而且簡直是把這個當成了自己的畢生目標,于是在收拾了北漢之后,立馬揮師北上直奔大遼去也
趙光義不禁暗自挺了挺胸膛,對,他其實
當然結果大家也知道,那必然是毫無意外的落敗了。
挺起的胸膛瞬間就漏氣了
而且趙光義也是由此誕生了“高粱河車神”這個名號。
這究竟是怎么來的呢
對對,怎么來的
劉徹好奇心被勾了起來
太平興國四年,即公元979年五月,宋軍平定北漢以后,趙光義欲挾戰勝之威,直搗幽州,一舉奪取幽云地區。
嗯,趙光義試圖達到唐后期的疆域水準,他也是有理想抱負滴。
然而真的迷之自信,當時宋軍圍攻太原累月,早已軍士疲乏,大多數將領都不贊成即刻北伐,可是趙光義,他非是不聽呢,然后就親自率軍進圍幽州,指揮諸將攻城,又于幽州西北的高粱河與大遼援軍交鋒
當是時,趙光義親赴前線督戰。
然而趙光義,他的軍事指揮能力簡直一塌糊涂,性格急躁,根本不會打仗,偏偏跟對大宋實力迷之自信一樣,對自己的實力也同樣迷之自信,中原士兵最拿手的圍城戰,讓他打成了費工費力的攻城戰。
在親赴前線督戰前,宋軍每天的損失都很大,但就是攻不進幽州城,時間一長,宋軍士兵甚至都開始懈怠了。
當然,趙光義親赴前線督戰后,在高粱河這個地方,遼軍耶律沙一方的確不敵,很快就退走了。
但是,趙光義為了取得全勝,仍舊想要揮軍追趕,可是這個時候,宋軍已然很是疲憊,追擊顯得很力不從心。
結果就怎樣呢趙光義就成了顧頭不顧尾,顧前不顧后,等耶律休哥的援軍趕到,與耶律斜軫各率所屬部眾從左右翼鉗形夾擊,南北對進,發起了猛烈攻勢,宋軍就在遼軍的猛攻之下,開始陣腳大亂。
除此之外,幽州城里的耶律學古,也在此時打開城門沖了出來,而之前本已經被打敗的耶律沙,竟同樣也是在此時揮軍殺了回來,于是宋軍一下子就陷入了更為困頓的包圍之中。
趙匡胤倏然看向趙光義,咬牙切齒道“疲軍之戰,你是不知道會有怎樣的后果是吧”
趙光義此時還能勉力為自己找補“臣臣弟恐是因為求勝心切”
然而再繼續聽下去
在這種情況下,加上之前宋軍已是疲憊不堪,顯得力不從心,如今陷入包圍,又是軍心不穩,應當是要崩潰了可是他們竟然又堅持住了而且不止頂住了敵人的攻擊,還讓帶頭沖殺的耶律休哥掛了彩。
而后宋軍一看對方主將受傷,氣勢更甚,更加奮力拼殺,拼死作戰,大遼的軍隊,竟眼看著要頂不住了
趙匡胤不由得振奮握拳,立即更加凝神細聽之
難道這“求勝心切”到最后,還真能有個好結果
可這“高粱河車神”之稱
剛想到這里,只聽天幕突然話鋒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