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若有所思點點頭,是福是禍,誰又能說得清呢。
朱元璋究竟算不算千古一帝,這個頗有爭議。
但以此身份開局,確實只有一例。
而且朱元璋在當上皇帝之后,所行政策確實也有于民有利的一面
在明朝之前,于元朝的統治下,老百姓可謂是忍受了多年的苛政及戰亂,而朱元璋出身最底層,曾過過最苦的日子,所以對于老百姓遭受的苦難,他感同身受。
當然,明朝建立之后,為了讓大家不再跑去打仗,朱元璋也必然要實行有利于民的政策
比如給老百姓減稅,重新分田地,恢復生產,減少兵役對百姓的負擔等。
同時還有其他諸多方面的各項舉措,都可謂是利弊盡顯。
總之,明朝的大部分政治舉措,政策制度之始,及其后的延續發展等,朱元璋真的是要“負擔”太多。
朱元璋“”
老朱使勁撓了撓頭,這“利弊盡顯”
嗨,這叫咱怎么說啊。
其他諸多方面的各項舉措先放一邊,讓我們再來回到海禁本身。
知曉朱元璋的出身后,再來看看他當上皇帝之后的海禁舉措這其實源于朱元璋固有的“小農意識”。
畢竟朱元璋是“開局一個碗”的出身,當過叫花子,可謂是歷朝歷代之中僅有的,出身赤貧的開國皇帝。
所以你猜他這皇帝當得安心踏實,有底氣嗎
那底氣肯定是有的,畢竟像朱元璋這樣的開國皇帝,僅此一例,他合該驕傲,但肯定也是不安的,畢竟從無到有,從赤貧到坐擁天下,這底下的龍椅,他如何能繼續坐得穩
如果宋朝能算是大一統國家,其實趙匡胤也勉強可以算是半個“布衣出身”,不過他倒不是打天下,而是占天下。
就這樣,趙匡胤還要“杯酒釋兵權”,那朱元璋可不得多想想辦法。
朱元璋再次“”
雖然但是,真的要繼續說下去嗎
秦王宮。
嬴政手指點在桌案上,對那些政治舉措以及制度等很是感興趣。
希望天幕能好好說說。
所以這朱元璋,為了維護統治,究竟都做了什么
為了維護統治地位,朱元璋想的辦法可太多了
其一就是,這當皇帝的職業病總有刁民想害朕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是如此,朱元璋更是如此。
但是捏,趙匡胤他情商還是比較高的,所有有了“杯酒釋兵權”,而朱八八原名朱重八的朱元璋,可是最底層爬上來的,他都能做皇帝,那其他身份地位的人,自然也能。
就比如那些跟他一起造反的兄弟們。
要是像宋朝趙匡胤一樣,哪天跟著他造反的那幫兄弟,也把他從皇帝座位上擼下來怎么辦
趙匡胤“”
朱元璋“”
老朱低咳幾聲,搓了把臉,罷了罷了,說就說吧。
于是朱元璋當機立斷,將那些跟隨他立下汗馬功勞的兄弟,也就是明朝的開國大臣們,基本上都給被砍了個干凈。
關于朱元璋屠戮功臣的軼事典故,最著名的就是“火燒慶功樓”,以及“胡藍黨案”。
明以前歷朝歷代眾人嘶
這一步步打下江山的人,就是狠啊。
火燒慶功樓。
除劉伯溫看穿朱元璋之意,跟隨朱元璋離開慶功樓外,其余赴宴功臣,以及侍衛宮女數千人,全部葬身火海。
胡藍黨案,這個要分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