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話說回來,藍玉也是挺矛盾的。
因為據史料記載,藍玉本人可是對朱標忠心耿耿,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朱元璋的一切計劃被無情打亂太子早逝,皇孫年幼,于是朱標的武人集團班底,只能全部被屠戮干凈,好為皇太孫鋪路。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大概朱元璋也不曾想到,如果藍玉不死,以藍玉統領朝廷優勢軍力而言,在后期皇太孫朱允炆上位后,朱棣想要以燕地一藩之鎮起兵,其實勝算是有些渺茫的。
所以只能說,一切緣由皆有因果。
朱元璋不由得嘶了一聲,搓了搓腦門。
這可真是
嘖,糾結啊。
然后思考再三,不禁看向朱標
“若這藍玉不死”
朱標會意,立即正色道“爹您放心,孩兒自會約束好舅父。”
“還有那些藍家人。”
朱元璋嗯了一聲,拍了拍朱標的后背“咱多想想天幕之前說的百姓。”
“這是自然的,爹。”
當下,兩人之所以還想要多加寬恕藍玉,不用過于言說,恐怕盡是想起了他們早夭的,真正的長子嫡孫朱雄英。
他們那不到八歲就過早夭折的孫子兒子哎
但是現在才十歲不到的朱允炆兩人心中又是齊齊嘆氣,“仁弱”啊。
朱標在心底搖了搖頭,這皇太孫之位,恐怕與他這個兒子無緣了,更何況他之妻常氏還留下了次子允熥只是他妻子常氏在生下允熥的當月便逝世,現在允熥或許可接到他身邊,又或是娘的身邊親自來撫養
如此思量著,冷不防旁邊靠過來一個人影
朱棣哼哼著往朱標這里靠,不過倒是沒說什么。
畢竟比起旁的,還是大哥活著最重要
兄弟連心,朱標了然,暫時先拋卻這些煩惱,笑著拍了拍朱棣后背。
火燒慶功樓事件是民間傳說故事,對此事件未見史書記載。
明初四大案,除了藍玉案,胡惟庸案,還有“空印案”和“郭恒案”,這兩案也先暫且放到在一邊。
因為這其中關于朱元璋為維護統治所做的事情,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宰相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與藍玉案,這兩案也可稱“胡藍之獄”。
為什么這兩案會并稱去說
因為據逆臣錄中的招供記錄,許多人既參與了胡黨的謀反,又參加了藍玉黨的謀逆活動。
如前軍都督楊春,他在早些年“因見胡丞相有權,就投門下,來往商量謀事”,后來胡黨案發,他僥幸躲過,又積極參與到藍玉的謀反活動之中,再如鶴慶侯張翼,普定侯陳桓,景川侯曹震等,均參與了兩次謀逆活動。
由此可見,胡、藍兩案實屬關系密切。
至今還活著,被點到名字的眾人“”
朱元璋則呵呵了一聲,心道,天幕說說其實也挺好的。
呵呵,真挺好的。
好的,再說回宰相胡惟庸。
對于宰相這個職位,其地位可以說是僅次于皇帝,位高權重,一言不合就可以把皇帝說到懷疑人生。
比如歷史上優秀的宰相都會努力約束皇帝,不讓他太放縱自己。
而要是如我們唐太宗李世民這樣時常自省己身的皇帝,那就更有除了宰相外,也同樣一言不合就把皇帝說到懷疑人生的大臣,對,說的就是魏征,可是遇到明主了吧,要不這口才真就無處發揮了。
唐朝李世民時期。
魏征立即失笑著朝李世民拱了拱手。
李世民同樣如此,不禁無奈搖頭失笑。
但揮揮手,讓魏征不要給他這樣“感謝”,總讓他有種“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感覺。
胡惟庸也是個當宰相的,但是吧,胡惟庸這人優不優秀不好說,他腦子倒是挺“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