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如此,完全可以說得上一聲“順利”才是,那這之后,這朱祁鎮到底又做了什么,竟同樣是離譜又令人不恥
朱祁鎮天順復辟之后,有一些人說他痛定思痛,已改過自新了。
但真當如此嗎
簡直是笑話。
正統年間,朱祁鎮當政就各種弊政,只是后來的傳統史家為他遮丑,大多推到宦官王振身上去罷了。
而天順也不順
才短短幾年,朱祁鎮仍一如故往的昏君做派。
為此,得一個“昏庸無恥”的評價,他真的是一點不冤枉。
首先是大規模清洗朝堂,殺害眾多北京保衛戰的有功朝臣,其中就包括兵部尚書于謙,以及內閣輔臣王文二人,盡皆被斬于市,再者德勝門之戰擊退也先的副總兵范廣也被凌遲處死
還有內閣輔臣陳循,工部尚書江淵,刑部尚書俞士悅被發配流放,以及內閣輔臣蕭镃,內閣輔臣商輅,吏部尚書王直,右都御史李,右通政殷謙等被罷職,其下尚有眾多景泰年間的文武要員被清洗。
這些大都是國家棟梁之才,卻被一心黨同伐異的朱祁鎮無情清洗。
明朝朱瞻基時期。
于謙就在他眼前。
為平定漢王朱高煦之叛亂,于謙隨他出征,正詞嶄嶄,聲色震厲細數朱高煦之罪行,又平反數百起冤獄正統年間,土木堡之戰后,聽天幕之言,也是多虧于謙力挽狂瀾,可他的皇長子在復辟登基之后做了什么
誅殺于謙等于北京保衛戰之中有功的大臣
以什么理由他拿得出正當理由嗎
一想到這里,朱瞻基就驟然吸了口氣,竟一時間不知該如何面對于謙了。
明朝朱祁鎮時期。
于謙等天幕說起名字的朝臣抬起頭他們沒死在土木堡之變中,原來竟是在這里出了事。
眾人下意識看向依舊位于高位的朱祁鎮,面色各異,眼底神色難辨。
再看于謙,驚詫過后,倒是收了視線,垂眸嘆了口氣,并不做言語。
不殺于謙,復位無名。
這里最可惜也最令人憤恨的,莫過于于謙了。
土木堡之戰打垮明軍主力的瓦剌大軍,被于謙帶著一群新兵潰兵,然后于北京保衛戰中被打得大敗而逃,令大明朝生生延命近二百年,其功勞之大,有明二百余年一眾士大夫文臣,恐怕無人能及。
而正是因為于謙功勞之大,所以他不死,朱祁鎮復位如何安心
徐有貞這樣說,朱祁鎮雖有猶豫,但最后還是同意了。
最后于二十二日以謀逆罪處死于謙,王文,籍沒其家,隨之,于謙所推薦的文武官員都被波及。
“荒謬愚蠢”
早在天幕說朱祁鎮復辟之后,對付有功之臣時,朱元璋就已經氣得站了起來。
聽到這里,怒氣更是抑制不住
瓦剌退走,焉能又不卷土重來之時
土木堡之戰本就死了那么多文武大臣,竟是還要誅殺流放罷免這么多國之棟梁
這哪里僅僅是荒謬愚蠢,簡直是愚不可及
北京保衛戰,于謙等力挽天傾。
而其中大明沒有北宋一樣立國百年便被胡虜驅趕著南遷,力挽狂瀾令金甌無缺的中流砥柱便是于謙。
若無于謙力阻,則大明南遷之議便成定局,京師百姓,祖宗陵寢,將全都丟給了瓦剌人,就算日后得以收復,于國力,國威損失之大,亦是難以估量。
彼時皇長子朱見深尚在襁褓之中,而且并非正式冊立的皇太子,更何況一個嬰兒也根本沒有辦法去凝聚危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