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清朝剛取代明朝之初,其實曾極力反對漢人纏足,而且一再下令讓女子禁止纏足,但這時纏足之風已然不能停止,一直到康熙年間,見無法禁止,才只好放棄這項禁令。
我們都知道,清朝有男子剃頭的習俗,當初清朝在入關統治中原之后,曾推行剃發令,下令漢人男子也要剃頭。
這時,天幕畫面給出了清朝男子的剃頭造型。
看得清朝之前的歷朝歷代眾人直接皺眉。
他們不是不知道那些少數民族風俗不同,但一想到這清朝入關之后,下令所有漢人也這樣做,就一陣不舒服
這在一開始遭到了激烈的反抗,但后來被殺之人太多,最終才不得不屈服。
可知道這些男人說什么拿什么聊以自慰嗎
他們有一個詞,叫“男降女不降”,男降,自然是指后來只能屈服于剃頭,而女不降,就是裹腳風氣始終無法禁止。
這些男人以此沾沾自喜,甚至聊以自慰,拿女人裹腳來說,還覺得是自己的另一種勝利,可真是夠沒皮沒臉的了。
而也由此得見,女性裹腳,就是男性“意志”的體現。
他們要女子成為他們想要的樣子,這樣才能更好的控制和約束女子。
就如朱元璋特意頒布袞冕制度,讓女子衣服要華麗,還要纏上腳,為的就是奔跑中不便利,不讓女子和別人私奔,就算不提私奔,遇到別的事情,女子也算是徹底喪失了出逃的能力。
朱元璋“”
無話可說。
還有就是培養女子的“宮女人格”。
何謂“宮女人格”有句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就是說,女子決不能有二心,男人死了,最好也跟著去,要不然就是守寡,完完全全將自己當成了男人的附屬物,還絲毫不會覺得哪里有問題,自身意志也已淪為男人的附庸了。
再說還有那句“女子無才便是德”,也是出自明朝時期,原本完整的應該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這上下兩句互文現義,指無論男女,皆應以德為本,亦應不自恃其才,以此“不自恃”,后一句是認為女子如果無才,便以德行為主,結果最后也被曲解為認為女子無須有才能,只要順應和順從丈夫就行了。
聽聽看吧,這些男人哪里是將女子當人,不過是能順從和聽令他們的所有物罷了,更甚至是“玩物”
女子無才便是德
哪怕是身為女子,可她們也并不是毫無所知之人,更甚至,她們也接受過先生的教導,怎能聽不懂天幕的話,聽不明白天幕的意思
所有物,玩物宮女人格
所謂男人的附庸
她們愿意嗎她們想聽到這些話嗎
她們當真不在意
怎么可能
也不知道多少女子白了臉色,緊咬著嘴唇,眼眶泛紅,身軀也不禁顫抖起來。
可與此同時,那顆埋在她們心底的小小種子,終于在劇烈顫抖掙動之后,開始往上,開始想要生根發芽起來
終有一天,這顆種子能夠破土而出,能夠見到昏暗土壤之中從未見過的風景
女子纏足風氣的興起和盛行原因,不一而足。
除了畸形審美觀念,文人騷客極力推崇的風氣等影響之外,讓我們重點分析一下根本因素。
首先是統治者的意志,這是一種從上到下傳播的風氣。
起先是宋朝皇室即宋朝上層社會開始興起的。
宋朝公主普遍纏足,因為擔心自己腳大而被懷疑不是公主,反正她們又不用親力親為,那縮小腳的尺寸,對這些高門貴女而言,根本不是問題,但另一方面,這更多也是統治者和官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