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記錄下來,畫下來”
不用多說,從沒見過此類東西的,自然是要緊急記錄下來。
再有就是地動儀,一共有八個方位,它們分別是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每個方位上均有含龍珠的龍頭,在每個龍頭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與其對應。
只要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這個更是不得了
要趕緊記錄才行
侯風儀,是張衡在氣象學方面的一項發明。
可以用來測風的方向,和西方屋頂上的侯風雞類似,但卻比西方要早一千多年。
西方哼。
他們有太多東西都早于西方,先進于西方,也是最先排在西方諸國前面的。
現在想起來,依舊清晰記得天幕所說之話,所展示的那些慘烈悲憤畫面等而每每想起,胸中都是一股憤然熱血之感,不能忘,也不敢忘,所以天幕所提之事,所展示的一切,他們都需認真聽著,且更要認真記著才是。
提起西方,這里再說一個羅馬雜技與魔術,也是和鄧綏有關
永寧元年,即公元120年,撣國向鄧太后進獻了一位來自大秦,也就是羅馬帝國的魔術師,當時稱作幻人,此類人能變化吐火,自行肢解,將牛身換成馬頭,又善于跳丸,一手拋接10丸球。
該魔術師向鄧太后表明自己是海西人,海西即大秦,即我們現在所說的羅馬帝國由撣國西南的海路可通往大秦,證明了這些大秦魔術師是沿海上絲綢之路經撣國來華的。
而跳丸即現在所稱的拋球,須用雙手同時拋接,在漢畫像石中,也有類似表演,他們將球和劍一同拋接,當時叫“跳丸飛劍”,所以從這里來看,這應該是受到羅馬幻人的啟發。
秦王宮。
嬴政仔細看著天幕畫面,點點頭,心想這倒是有趣。
不過若是沒有天幕科普,見到此等展現,恐怕還以為是什么奇異之術。
想到此,嬴政竟是不禁想要嘆息一聲為什么,因為他越來越發現,他的大秦真是什么都缺。
要做的事情太多,沒有的東西也太多。
而天幕的確給出了諸多展示和說明,卻是還遠遠不夠。
越是了解,越是想知道越多,越是覺得不夠啊。
嬴政皺了皺眉,也不知如何能知道和得到更多,再說天幕評論權限功能等竟還關閉了。
就目前而言,真算不得是好的變化。
不過現下想那么多也沒用,還是先繼續聽下去
這些是科技上的發明,還有文學上的進步等。
如和鄧綏有關的,還有校書東觀,矯正文字。
是這樣鄧綏臨朝稱制時,白天勤理王政,晚上就誦讀文獻,發現了不少文字謬誤。
隨即便于永初四年,即公元110年廣選儒者,如劉珍,馬融等人,以及五經博士許慎等人,總共五十余人,要到東觀校對審核諸子傳記,百家藝術等,以矯正其中脫漏和錯誤的文字。
而在校書期間,其中許慎的知識涉獵更廣,而且研究更加精深。
當時他的說文解字已完成初稿,為了讓其更加完善,許慎就一直都沒有定稿,而是不斷地將新的發現和收獲補充進去,直至建光元年,即公元121年,定稿上奏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