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次年,任尚刺殺先零王零昌,又和馬賢等人在富平上河攻破先零宰相狼莫,斬首五千,擒獲畜牲十余萬頭,狼莫敗逃,先零王朝滅亡。西河郡的虔人種羌,共一萬一千口向鄧遵投降。
元初五年,即公元118年,鄧遵派人刺殺了狼莫。
自此以后,諸羌瓦解,三輔,益州等地區再無寇警,羌亂徹底平息。
秦王宮。
嬴政不禁聽得目光灼灼,又實在忍不住想要嘆氣。
那呂雉還能找得到,可這鄧綏怎么就不是他大秦之下的人呢
這樣的能人,無論是男子還是女子,都實在不可多得啊。
可惜,實在是太可惜了
而再繼續聽下去,讓嬴政眼饞不行,又抓心撓肺的功績竟是還有
之前說起災情時,南匈奴和烏桓,以及鮮卑趁勢攻之的原因,以及下場就說過了。
要知道的一點是南匈奴造反,是因為一個名叫韓琮的漢人,對南匈奴萬氏尸逐鞮單于說“關東有水災,人民饑餓死盡,可以趁機發兵攻漢。”于是南匈奴單于便聽信了他的話。
漢朝未央宮。
劉徹驟然沉下臉,又是一個漢奸此人當誅
災害連連,民不聊生,此等境況險情下,竟還有為亂禍國者,簡直是萬死也難辭其咎
不過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永初三年,南匈奴在美稷包圍了中郎將耿種的同時,烏桓的率眾王無何,鮮卑首領丘倫等,便聯絡南匈奴骨都侯匯合七千精騎進犯五原郡,在高渠谷大破漢兵,殺郡長吏。
然后在同年十一月,鄧綏任命何熙為車騎將軍,中郎將龐雄為副將,統帥五營與邊郡兩萬余兵力,又詔遼東太守耿夔率諸郡兵共同討擊,同時讓梁慬代行度遼將軍之職,之后龐雄,耿夔率先擊敗了南匈奴薁鞬日逐王。
到了永初四年,即公元110年正月,梁慬率八千多人到達屬國故城,與南匈奴左將軍,烏桓首領交戰,殺其主帥,斬首三千余,南匈奴單于又親率七八千騎兵迎戰,包圍梁慬。
但梁慬披甲奔馳,沖破包圍圈,南匈奴則引兵退回虎澤。
“于七八千騎兵中沖破包圍”
嬴政不禁點了點頭,也是一個悍將。
人才,又是人才
哎
三月,何熙軍到五原曼柏時染上重疾,不能前進,便讓龐雄與梁慬及耿種率16000步騎攻虎澤。
之后南匈奴單于惶恐,派左薁鞬日逐王前來投降,梁慬大擺兵陣接受投降。
最后南匈奴單于脫帽光腳,當面受縛叩頭,交納入質。
烏桓率眾王無何乞求投降,鮮卑人逃回漠北,自此烏桓重新歸附漢朝,鄧綏便拜烏桓首領戎朱廆為親漢都尉。
再有就是逃回漠北的鮮卑,于元初六年,即公元119年秋,竟再次攻入馬城塞,并殺長吏。
于是鄧綏派堂弟鄧遵調集射手三千人,與中郎將馬續率領的南單于騎兵,以及遼西,右北平兵馬會和,出塞追擊鮮卑,最終在漠北大破之,獲其生口及牛,羊,財物甚眾,后世稱之為“鄧遵、馬續破鮮卑之戰”。
最后永寧元年,即公元120年,遼西鮮卑首領烏倫,其至鞬率眾降附,并交納貢奉。
之前只是簡單的總結和概括,現在如此詳細的聽下來,無論是那鄧綏的命令,還是其任命的將領等,若是不能妥善安排,合理規劃和調度等,恐怕面對三方聯合襲擊,大概也是討不了多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