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當時的東漢之下可是災情頻發,境內情況并不好。
能在如此情況下,還能取得勝利,不得不說實在是不容易,也實在是難得。
那個時候的東漢,可謂是天災都趕上了。
天上的,陸地上的,還有海上的
就是海盜永初三年,即公元109年,以張伯路為首的三千余海賊入寇沿海九郡,于是鄧綏派遣侍御史龐雄發兵討伐,之后張伯路率眾投降,可于次年,即公元110年竟再度作亂,攻城殺人,燒毀官寺放出囚犯,黨眾越來越盛。
當時魁首們皆稱其為將軍,朝拜張伯路,張伯路便由此戴上五梁冠,佩戴印綬。
漢朝漢和帝劉肇時期。
一路聽下來,眾人的臉色簡直是一言難盡怎么事情這么多怎么這么多事情
竟是還有海盜
記下來
全部都記下來,小本本上全部都記下名字
哼,等著吧,一個都不會放過。
對于出現的這種情況,鄧綏再度征討,發兵數萬,連戰皆捷,大破海賊,被斬首和落水身亡的海賊有數百人,余眾皆逃遁,但是這時,鄧綏下達招降海賊的赦令。
嗯怎會如此
不應該是乘勝追擊嗎
漢朝漢和帝劉肇時期眾人有所疑慮。
雖然現在鄧綏還不是皇后,更甚至還沒臨朝稱制,可是這一路聽下來,對于鄧綏的種種舉措,種種決策等,他們可是半點挑不出來問題,也下意識有了些想法,可是聽到此,怎么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招降海賊
不過再繼續聽下去
對于鄧綏下達招降海賊的赦令,其中王宗等人認為應乘勝追擊。
但法雄則認為海賊會乘船過海,深入更遠的海島,到時候攻打起來未必容易,所以現在鄧綏下達赦令,漢朝廷可以罷兵,撫慰并且誘導海賊,到時候海賊必定解散,而漢朝廷就可以不戰而勝。
啊竟是如此嗎
王宗認為他說的有道理,于是罷兵。
而海賊們在聽說后果然大喜,甚至歸還了擄走的百姓,唯獨東萊郡的漢軍沒有解甲,導致海賊再度驚恐,沿遼東半島逃回海島,直至永初五年,即公元111年,海賊們缺食,再度抄掠東萊,法雄率郡兵將其攻破。
在這之后,張伯路便率領海賊逃往遼東,結果被遼東百姓李九等人共同斬殺,從此州界恢復清靜。
竟然果真是如此
這一對比他們剛才的想法,豈不是有些短視了
而且竟是還不如一個女子所想的全面且周到。
簡直是叫人尷尬又難言,心下的觀感也更加復雜起來,只因這一對比,更是讓他們發現,這女子當真是頗有能力在的。
征服北虜,討滅海盜,還有平定西南夷
元初五年,即公元118年,卷夷大牛首領封離等造反,然后于次年,據眾十余萬,破壞一十余縣,焚燒城郭,劫掠百姓,對此,鄧綏下詔讓益州刺史張喬選用賢能討伐之。
張喬便派楊竦出擊,由于反賊過盛,漢軍不敢前進,鄧綏便告示西南三郡暗中征集武士,重其懸賞,于是漢軍與封離等戰,大破之,斬首三萬余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