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仍不滿也不想認同天幕所說的男人們“”
上升到國之存亡的層面,讓他們如何說又該如何反駁
更何況后世數據擺在眼前,他們又怎么反駁得了
尤其是宋之后的歷朝歷代,尤其是那些國君們,大臣們,士人和文人們
他們無一不是滿心復雜,無言以對。
不管究竟如何想,對于天幕所說問題,都是不能否認。
還有先前女子“裹小腳”等所造成的問題和后果等等,這些加起來,就像是一道道鎖鏈,反加在了他們身上,想做些什么,還得思量和考量幾分,否則都聽了天幕所言,再做反其道而行的事情,豈不是平白就能讓人抓住了“把柄”
他們可都還注重名聲,自然更是不敢輕易發言了。
更何況,恐怕也輪不到他們發表什么見解和想法
畢竟最終究竟如何,決定權也不在他們這里。
再說回女誡,包括其他像“女四書”之類的思想篇章等等,基本上都脫胎于“禮法”。
畢竟從西漢開始,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時期推行這種政策,鞏固政權。
劉徹“”
這會兒提到他干嘛
儒學在漢代成為正統思想后,而后的歷朝歷代,又在儒學之上增添了好多東西,都打著儒學的名義,各種要求和限制就真的很想吐槽一句,若是孔老夫子還活著,不得打死這幫人
尤其是對于女性上的限制,說什么這個禮那個節的,以此來要求和限制女性。
可是要知道,儒學開創者孔子,可是生活在春秋時期好嘛你加的這些思想,打的儒學名義,真的和孔子思想一樣
春秋時期可沒讓女子不能改嫁,也沒讓女子非要守寡守節,拿什么德行禮義說事的,不過都是為了自身利益罷了
道貌岸然,虛偽至極
說的就是那些假儒學偽君子們
先前反駁過幾嘴天幕之言的男人“”
他們之中,豈不是就有拿儒家德行禮義說事的人
沒想到現世報來得這樣快,臉都有些疼。
可思想不就是需要填補的,怎可能一成不變
經過歷朝歷代,這儒學有所發展不是正常
什么事物都是要發展向前的,人也是,儒學有發展是好事,可是在女子問題上,其思想卻是倒退的現象
不然我們倒著來推一下
先前說的,北宋末開始,以“裹小腳”為例,現象越來越多,元明清有甚,屢禁不止,其中危害先前已經嚴明了吧,再看女子不能改嫁,對于守寡守節要求更甚,也是這一時期居多。
就像我們之前說的雜劇和故事,就是分別出自宋元,而明朝,是女子貞節牌坊最多的朝代。
注意哦,“貞節牌坊”越多,這就越是說明守節守寡的女子越多。
可見其對女子的壓迫和禁錮之多,問題之嚴重
所以直到現在,大家才如此厭惡和惡心貞節牌坊,恐怕那些“烈女”怎么也想不到,到了后世,為她們所立的貞節牌坊,不止再得不到眾人的贊揚,反倒讓所有人都為之反感和抗拒。
歷朝歷代之下,那些以被立貞節牌坊為榮的女子們“”
這是萬萬想不到之變故,足以讓她們更是為此變了臉色,甚至倉惶震驚。
后世竟是恥于貞節牌坊反感貞節牌坊
怎么會是如此
她們誰不想以此聲名遠播,被世人稱贊可到了最后,竟然被立貞節牌坊,會遭到反感和抗拒
這叫她們如何能接受
“怎么會是這樣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