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先前說的四川土司奢崇明,以及農民義軍領袖張獻忠先后在四川境內作亂,明朝官軍在與亂軍交戰過程中大都怯懦不前,甚至有貪圖敵人賄賂原地逗留的,而秦良玉則率領“白桿兵”一馬當先。
最終不但取得了勝利,也對官軍起到了鼓舞的作用,讓各路官軍相互配合,終是將奢崇明擊敗。
而張獻忠雖然是農民義軍領袖,但也在四川做了許多的壞事,四川百姓因為奢崇明,張獻忠等人的叛亂屢遭磨難。
并且崇禎十七年,張獻忠攻陷四川,于成都稱帝后派人招降四川各土司,秦良玉軍事力量弱小,有建議投降的,有建議轉移的,但秦良玉不肯投降反王張獻忠,作固守石砫檄文,誓與石砫共存亡。
于是秦良玉分兵守衛各處險要,張獻忠之前與秦良玉多次交戰被擊敗。
雖然其之后的勢力依舊龐大,卻不敢靠近秦良玉守衛的石砫。
秦良玉作為石砫土司,則將自己境內治理的井井有條,逃難百姓多去石砫等,而后得以安居樂業。
明朝朱元璋時期。
朱元璋聽到那“張獻忠攻陷四川,于成都稱帝”,不由得又是一聲嘆息。
而后再聽到秦良玉的所行所為,仍是不由得一嘆。
但卻是感慨贊嘆
“當真不容易啊。”
逆戰反王,怎么不是逆戰反王呢,如此艱難,又如此堅定血性
也難怪這位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里的巾幗英雄。
其所行所為,確自當如是。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里握兵符。
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蜀錦征袍自翦成,桃花馬上請長纓。
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
露宿風餐誓不辭,飲將鮮血代胭脂。
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
憑將箕帚掃匈奴,一派歡聲動地呼。
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
這是崇禎皇帝為秦良玉御制的四首詩,還有后世的諸多評價
“良玉以巾幗效命疆場,古所未有也,跡其忠忱武略,足愧須眉已。”
“獨如良玉者實難多得,特筆加褒,為女界吐氣,即為男子示愧,有心人下筆,固自不茍也。”
還有清朝詞人錢枚作金縷曲贊頌秦良玉
明季西川禍,自秦中飛來天狗,毒流兵火。
石柱天生奇女子,賊膽聞風先墮,早料理夔巫平妥。應念軍門無將略,念家山只怕荊襄破。妄男耳,妾之可。
蠻中遺像誰傳播想沙場弓刀列隊,指揮高座。
一領錦袍殷戰血,襯得云鬟婀娜。更飛馬桃花一朵,展卷英姿添颯爽,論題名愧殺寧南左。軍國恨,尚眉鎖。
到了近代,也有到了近現代,也有許多文人將領在用自己的方式紀念秦良玉。
一代巾幗女將,終是傳奇于世。
歷朝歷代下,眾多女子聽著這諸多稱頌與贊揚,竟是不禁心有激蕩,更引以為傲。
實難多得為女界吐氣
女子,當真是不容易,而有秦良玉為例,聽著這些話,也不禁叫眾多女子心中有了一抹奢望。
為女界吐氣,為女界吐氣
她們也想要如此,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