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雅的繼父向來比較嚴肅,他也不多說這些話,但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在林清雅很小的時候,外頭的那些人就喜歡在她面前開玩笑,問她是新爸爸好,還是舊爸爸好,還有人在繼父的兒女面前說你爸爸有了新女兒了,他就不要你們了
在別人看來,那就是玩笑話,卻不知道這些玩笑話成為了小朋友的心中刺。
小朋友把這些話當真了,加上家里多了一個孩子,吃喝方面難免會少一點,一樣的東西多分一個孩子,東西就少了。
林母就總是讓林清雅忍一忍,她們是住在別人的家里。對,就是別人的家里,就算是林母跟林父結婚了,林母也覺得她們母女是被幫扶的存在,她們在家里就是得低人一頭。
從小到大,基本都是林清雅讓著這些人,唯一的堅持就是讀書。她讀書成績好,很小的時候還跟著大院里的老中醫學習,后面才有機會去讀大學。不然,林清雅未必能去讀大學。
這些東西也是林清雅自己努力的,不是都是她繼父給她安排好一切。
“夠了”就在這個時候,林清雅的繼父從樓上走下來。
林父早已經傷退,頂多就是做做顧問的活。因此,他在家里的時間也就多了。
“爸”林靜巧一看到她爸來了,連忙過去,“爸,你都聽到了吧她就是當我們是資本家,想要說我們把他們當傭人,當奴仆,她的思想有問題”
林靜巧倒打一耙,“你分明就是幫助戰友遺孀,用心照顧她們,她們倒是好整天就想這些亂七八糟的。”
啪
林靜巧被狠狠地打了一巴掌,林父很失望。
林父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女兒會變成這個模樣,如果不是他聽到了前面的話,他還真就信了女兒的話。他早就知道繼女為什么要跑到首都那邊去讀書,不僅僅是因為被推薦到那邊讀書,更重要的是繼女不想面對他們。
在親生女兒下鄉受苦時,要說林父對繼女沒有一點怨言,那也是假的。
夜深人靜的時候,林父有時候也會想,要是沒有林清雅,林靜巧是不是就不用下鄉了。可他知道,那不可能。
林清雅的父親是烈士,她父親的戰友也不只有自己一個人,還是有不少人關心她。只是那些人沒有在這個大院,他們在別的地方,他們有寄東西給林清雅,有時候也過來看。
而林清雅的父親就這么一個親生女兒,那些人必定也幫著她,哪里可能讓她隨隨便便就去受苦。
一個人想歪很容易,要想想明白,那就很難。
“你打我”林靜巧不可置信地看著她的父親,“我吃了那么多苦頭,你就這么對我”
林靜巧不滿意,她也不管她爸開不開心,她就開始砸東西。憑什么林清雅就只是一個繼女,繼女就能在家里過得那么好,還能穿得干干凈凈的,而自己呢,就只能待在鄉下吃苦頭。
不公平天大的不公平。
她不好過,別人也別想好過。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響起了敲門聲,一個男子抱著一個歲多的女娃娃站在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