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聲音依舊平淡。
作為“有傷風化”的當事人,天后非但沒有被當眾“捉奸”的羞愧,反而以一種極為理直氣壯也極為平靜的語氣反問兄妹三人,“為武才人,我恪守本分,侍奉太宗皇帝。”
“為你們阿耶之妾之妻,我與你們阿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壓世家,行科舉,打破百年來門閥世家控制朝堂的局面。”
“是以,你們才有今日之尊榮,為帝為王為公主。”
“而天下百姓,也因此而安居樂業,豐衣足食,而九州萬里才能海晏河清,盛世太平。”
天后抬眸看太平,“所以,我為什么要問心有愧”
太平點頭。
好是這個道理。
如果阿娘認命當了尼姑,如果阿耶的皇后始終是王皇后,那是一個連親蠶禮都不愿意去的皇后,一個背后站著門閥世家的皇后,她為后,怎會支持阿耶的新政怎會容忍阿耶打壓世家推行科舉選官
沒有科舉,朝堂上便是一潭死水,便是朝臣世家的一言堂,九州百姓的呼聲永遠不會上達天聽,甚至會重復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悲劇。
而他們兄妹三人,則不可能存活在這個世上,更不可能享受天下的奉養。
世間人人可以指責她阿娘不守婦道,不知廉恥,唯獨他們沒資格。
太平道,“阿娘的確問心無愧。”
而天幕之上的年輕時的阿耶與阿娘,也真的很相配。
天后懶懶挑眉。
似這樣的事情,肯定不止這一次。
但具體有多少次,武皇與李治究竟發展到哪一步,史書沒有說,咱們也就不得而知。
史書說的是太宗崩逝之后,沒有子嗣的宮妃們被送到感業寺當尼姑,咱們的武皇也在這個名單里。
天幕之上,一群宮妃哭哭啼啼,被衛士們押去感業寺。
鮮艷的衣服不再,珠翠滿頭也不在,只剩下一個個光禿禿的腦殼,與灰撲撲的尼姑袍。
武才人跟著隊伍往前走,一步一回頭。
但她看向的方向,卻始終沒有人出現,她只能被衛士們驅趕著,走進青燈古佛的感業寺。
呃,換句話來講,這個時候的李治對武皇并不是非卿不可,要不然他動動手指就能把武皇留下來,而不是等她去當尼姑了,又去佛門圣地寵幸她,讓她頂著這種身份不尷不尬回宮。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那就這個時候的李治與阿武的確清清白白,沒有任何超越身份的關系,他倆的相遇,是從感業寺開始的。
年輕的帝王想念過世的太宗皇帝,于是去感業寺給太宗皇帝上香,在哪里,他遇到了他命中注定的女人。
天幕之上,年輕的天子不喜眾人跟隨,便遣退身邊眾人,只留三兩個心腹跟在身后。
感業寺的一切與宮中大不相同,天子興致勃勃逛了起來,直到他闖進一個清冷院門,他動作微微一頓,眼皮抬了起來。
一身尼姑袍打扮的武才人手持掃把,正在掃地,沒有一點首飾,更沒有半點脂粉,卻有一種鉛華盡卸的驚艷風華。
身后的小宮人瞬間會意,悄無聲息從天子身后退下,手里的拂塵一甩,感業寺的尼姑立刻走上前,“貴人有何吩咐”
“那個院子里的人是誰”
小宮人努了努嘴。
尼姑想了一會兒,“是先帝的武才人。”
“因不曾為先帝誕下子嗣,所以在感業寺落發為尼。”
九州百姓激動不已。
好家伙,還是皇帝們會玩兒
佛門清凈地,清冷嫵媚俏尼姑,這比太子偷庶母更刺激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