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再說了,一遼西邊郡的蠻子,還是軍職,還馬上就要離開洛陽了,看他那雄壯身材,還有那些個佩刀持弓的伴當……自己堂堂名士,何必和這種人當場計較呢?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
就這樣,公孫珣昂首站在堂中,雙手拽住蔡邕,便在那里旁若無人的瞎扯起了淡,堂上諸位名士也個個面無表情的聽著……一直到蔡邕幾乎要按捺不住之時,那公孫范與呂范才來到堂下微微拱手示意。
公孫珣瞅了瞅天色,點點頭,也就松開了蔡邕的一只手:“蔡公,我將往雁門苦寒之地衛戍國家,你不妨送我到門前,再聽一聽我那藏納志氣的詩句……如何?”
眾人旋即松了一口氣,然后滿堂名士幾乎是出于本能一般站起身來,準備隨蔡邕一起將這個瘟神給送出去。
“也罷,也罷!”蔡邕此時又何嘗不想盡快了結呢?
于是乎,公孫珣與蔡伯喈執手在前,后面一眾名士嘩啦啦跟在身后,一直走到了門前。
而甫一來到大門外,看到那十幾輛車子的蔡邕便如遭雷擊,險些要昏過去……至于那些名士,也都個個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公孫珣面不改色,直接拽著跌跌撞撞的蔡邕來到為首的那輛朝廷公車之前,用一種戲謔的目光掃過這所謂滿堂名士,然后一邊以手搭住車檐,一邊卻的真的張口來了幾句不合體制的歪詩:
“諸位,聽我一詩……素琴金經迎滿懷,無人不道仙音皚。蔡公府上滿堂客,盡是珣郎去后來!”
吟誦完畢,只見這公孫珣一甩手,卻是終于放過了人家蔡伯喈,然后便翻身上車。
一時間,只見那十幾輛車子排成一列,整整齊齊,宛如行軍竟然就在眾人目前拉著滿滿騰騰的藏書往城外去了!
蔡邕失魂落魄,不知所言,而門前諸客,卻也無不色變……無他,且不談公孫珣打劫藏書的事情,也不說這遼西蠻子的詩合不合如今文風體制的問題,但剛才詩句里面,那種踩著所有人擺資格的霸氣眾人卻是聽的明明白白。
然而,數息過去,這些被當成了踏腳石的滿堂名士雖然個個色變,卻竟無一人敢出言駁斥。
良久,還是那躲在門內并未出去的辛評辛仲治第一個忍不住低聲感嘆:“前有金城韓遂拔刀露刃,單騎而走;今有遼西公孫珣奪書遺詩,列車而行……元圖,我今日方知,邊郡豪杰,俱能殺人也!”
逢紀默然無言。
“蔡邕性迂闊,以直言敢諫稱之……熹平年末,拔議郎,眾以將起也,賀之。唯其自知,乃私嘆曰:‘吾性不改,恐禍事近矣,然子女皆幼,唯慮東閣藏書萬卷,不知所屬也!’適太祖至洛授官,將辭,遺詩于堂,邕讀之大喜,乃盡托藏書數千卷與之。士林美之也。”《士林雜記》.藏書篇.燕無名氏所錄
PS:還有新書群684558115,大家有興趣可以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