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臨答夫不由一聲干笑。
……………………
“他便是高句麗莫離支明臨答夫?”公孫珣不由失笑。“我還以為是徐司馬從哪里找的賬房先生呢……不過,多日對峙之下,雖然看不清面容,可身形與這須發形狀倒是對頭,應該是沒錯了。”
“敗軍之將,讓將軍見笑了。”明臨答夫趕緊干笑著下跪請罪道。“本不該與大漢天兵對抗,以至于徒惹人笑。”
“戰場之事,瞬息萬變,幾日前你也非不可能勝之局,若是你贏了,我豈不是也徒惹人笑嗎?”坐在上首的公孫珣不以為意道。“不過戰事大局已定,接下來無外乎是貴國國都能不能被我們拿下,然后此戰又如何收尾而已……莫離支此時如此坦誠,想來是有些言語與我?”
“正是。”明臨答夫趕緊下拜行禮。“既然大局已定,還請將軍許我在戰后繼續主持高句麗國內局面……”
公孫珣在問話,眾人自然要屏聲息氣,然而這明臨答夫此言一出,周圍卻登時響起一陣壓抑不住的嗤笑之聲,便是公孫珣也跟著怔了一怔:“你倒是夠實在!”
“外邦小臣,不敢在將軍神威面前有所欺瞞而已。”明臨答夫跪在行宮大堂上,然后昂首應道。“還請將軍許我自述緣由……”
“你且講來。”公孫珣倒也不至于沒有這個耐性。
“將軍,”明臨答夫誠懇言道。“鄙人在坐原一口氣敗光了我們高句麗國中幾乎所有兵力,上至各部貴人,下至各城國人,都恨我入骨,我要是依舊做高句麗執政,那戰后唯一能依靠的便是大漢了,因為我不會不忠!此其一也!”
“有其一必有其二,”公孫珣滿臉戲謔的接口道。“莫離支繼續!”
“其二,”明臨答夫絲毫不在意上首之人的嘲諷,而是繼續言道。“我雖然被舉國仇視,但族中椽那部畢竟是高句麗五部之一,再加上貫那部啞啞可慮已死,桓那部于畀留也不知下落,王族也被我昔日殺的元氣大傷,故此,這些人雖然恨我卻拿我沒辦法,我還是有能力為大漢做事情的。”
“你族中勢力尚存嗎?”公孫珣倒是真來了點興趣。“據我所知,你們國都中不是說還有一千五百宮廷衛軍嗎?你如今人不在都中,要是你立的那個大王稍微有些手段,此時你家中怕是已經要覆滅了吧?”
“將軍太高看我們那位大王了。”明臨答夫不由冷笑。“也太小瞧我們國中貴族勢力了,王族也不過是六族之一,而且當日宮變廢立之時他們便已經勢力大消,便是那一千五百宮廷衛軍,也不過是我們三那部的私兵而已……談何覆滅我們椽那部?”
“竟然如此嗎?”公孫珣不禁若有所思。
“而且不止如此。”明臨答夫跪地叩首言道。“其實我們高句麗人制度缺失,凡事并無明文法度作為依承,官職大小也是看族中勢力大小而分……依我看,我們高句麗都中局勢,不要說覆滅我椽那部了,那些逃回去的貴族恐怕連個領頭的都還沒推舉出來呢!”
“所以你才不回去嗎?”公孫珣不由恍然笑道。“你若是回去了,給他們立上一個靶子,反而會讓這些烏合之輩聯合一心與你家椽那部作對,然后引起內亂?”
明臨答夫趴在地上,一時沒有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