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筑霞堤,立下如此功勞,年后多半就要轉任它郡了。”公孫珣緩緩搖頭。“你家兄長還有太平道的大名我也早有耳聞,故此并不想多生事端。”
張梁俯首傾聽,倒是一時看不出什么喜怒來。
“然而,一州方伯在我治下被刺,若不能有所處置怕也是要損我威名!”公孫珣音調忽然一緊。“你們太平道須要知道,自遼西而往洛陽,自雁門而往遼東……數年間鄙人所對局勢,所敵豪杰,卻也不比什么太平道還有你們兄弟三人差上幾分!”
“正是無慮候威名赫赫,這才專程前來請罪。”張梁抬起頭來,勉力言道。“我家兄長此番也有所交代……只是,還請君侯屏退左右。”
“前日剛做刺殺之舉,今日便要我家君候屏退左右嗎?”婁子伯在旁一聲冷笑。
“無妨。”公孫珣緩緩搖頭,卻是示意除了婁圭和關羽,其余眾人俱皆暫退……關長生……呃,關云長在此,難道還怕這張梁再玩一次刺殺嗎?
張梁見到婁圭與關羽留下,卻也無法,可然后他居然轉身示意張晟也暫時退后。
張晟一時黯然,但只好遵命,隨著一群公孫珣的侍從退到了小坡之下。
“君侯!”見到周邊只剩區區幾人,這張梁終于咬牙言道。“若君侯此番高抬貴手,替我們安撫下那劉刺史,我家兄長愿意奉上千金相酬。”
“我缺錢嗎?”公孫珣凜然質問道。
“君侯家中豪富我們也是知道的。”張梁坦誠言道。“這千金不過是一番姿態……”
公孫珣面色微微轉圜:“既如此,這千金我自然會轉交給方伯以作安慰……但還是之前那句話,我雖然想要息事寧人,卻終究是此地長吏,要給上下一個明面上的交代的!”
“這我們也早有準備。”張梁忽然壓低聲音言道。“我們太平道在趙國的首領,無論是馬老公還是身后那張晟,還有他們所屬的太平道人,也全都愿交與無慮候處置!總之,我家兄長請君侯明斷,太平道實在是無半點悖逆之心……這趙國上下的太平道道人便是明證!”
公孫珣饒有興致的打量起了眼前之人。良久方才笑道:“是啊,雖然屢有傳言,說你們太平道意圖謀逆……然而,哪里會有自斷其臂以證清白的謀逆之人呢?”
張梁不由大喜。
—————我是為了重新做人而改字的分割線—————
“關羽,字云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趙國,路乏資財,守節不為盜,聞太祖筑堤于圪蘆河,遂輸石于堤。太祖立于堤上,見而奇之,乃禮賢下士,引為腹心。左右以逃人相諷,太祖笑而對曰:‘羽者,翼也,今欲升騰于海內,當植羽翼,焉以罪責棄壯士而不用?’”——《新燕書》.卷六十九.列傳第十九
PS:之前主角招攬關羽時自比周公不是疏漏……漢代的周公不是權臣形象,而是儒家圣人,古文今文一個重大爭端就是周公在儒家的地位要不要和孔子一樣。而曹操的《短歌行》本身就有借周公自證清白的意思。
還有新書群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