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個計劃根本就是為了讓公孫珣領著幾千騎兵迅速南下,在中央面前露臉,然后在即將進行的軍事部署獲取一席之地!
不然呢?領著三千騎兵掃蕩張氏三兄弟?還是一路闖入中原,覆滅中原幾十萬黃巾?
他叫公孫珣,不叫陳慶之!
那么如此坑蒙拐騙,難道公孫珣就不怕中樞那些人發覺嗎?
發覺什么啊?此時的黃巾軍除了一個張寶在幽州這種力量薄弱的地方被有所準備的公孫珣稍微阻攔了一下外,其余各處依然是如火如荼……別說是公孫珣所言的太行山東側一線郡國了,朝廷到現在都還在擔憂洛陽是否能被保全呢!
而就是在這么一個情況下,朝廷忽然收到了一州刺史和一郡太守聯名送上來的捷報,以及他們毛遂自薦的‘小方略’,還有公孫珣那句鏗鏘有力,堪稱忠心表率的‘不負天下人’!
正處于半是不知所措,半是驚慌不定狀態中的朝廷中樞是萬萬沒想到,幽州居然已經打了一個如此大的勝仗,并穩定住了局勢。更沒想到,彼處已經有如此忠臣良將,不顧個人得失,毛遂自薦了!
于是乎,天子大喜過望,直接批準了這個方案不說,還要求公孫珣在‘打通’太行通道以后,立即入洛匯報河北情況,并參與后期的軍事方略。
當然了,大漢朝上百郡國,不差公孫珣和郭勛兩個忠臣良將。到了這個時候,隨著帝國中樞的漸漸醒悟,洛陽也已經變得格外熱鬧了起來,天子、宦官、外戚、黨人、公族、邊將……在黃巾軍看似要掀翻一切的力量面前,紛紛有所動作。
公孫太守和郭刺史的舉動不過是個開胃菜而已。
實際上,就在這二人的奏疏到達并得到回復的第二日,天子就做出了一個自黃巾軍起事以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型軍政舉措——任命何進為大將軍封慎侯,并讓其總攬左右羽林軍、五營營士屯駐在都亭,然后修理庫藏器械,鎮守京師!同時,設置函谷、太谷、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都尉,防護洛陽!
這個任命,足以改變一切。
“天子愈發不耐了!”
“那又如何呢?”
“皇長子未到十歲,便有大將軍了。”
“這個要看時事的,如今黃巾賊如此勢大,確需有所倚重和打算。”
“可若如此而論的話,朝局卻要再生亂像了……最近頗有人諫議天子開放黨錮,黨人、外戚、閹宦……宛如車輪翻轉一般。”
“走一步看一步吧!如今之念,萬事以平定黃巾賊為上!”
傍晚時分,南宮宮墻下,須發皆白的楊賜和劉寬緩步而行,而侍從、屬吏們則遠遠落在后面。二人中,后者依舊隨和,可前者眉眼中卻也已經沒有了往年間的那種凜然之氣。
“說起平賊,之前天子問我誰堪為將?我還一時茫然。”楊賜嘆氣道。“卻是忘了你這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