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
“你早說嘛。”賈詡不以為意道。“這個簡單。”
“簡單?”
“不錯。”賈文和輕松答道。“溫侯若想存身,何妨引本部兵馬隨左將軍一同去支援蒲津?”
呂布一時茫然:“這就行了?”
“這就行了。”賈詡轉身應道。“溫侯想一想,你隨左將軍去了蒲津,還有什么可憂慮的?”
呂布還是沒反應過來:“請賈君替我詳解。”
“其一,溫侯去了左將軍麾下,便不是主將了,也就不會被疑懼了。”賈詡失笑搖頭道。“你之前之所以擔心被太師疑慮,不就是因為在潼關這種要害處為主將嗎?”
呂布微微頷首。
“其二,溫侯此去左將軍麾下,還能見機行事。”賈詡繼續笑道。“若是蒲津戰局有利于太師,則溫侯正有用武之處;而若是蒲津大敗,戰局翻轉,也沒什么好諱言的,溫侯在前線,總是能見機行事的,而屆時前線紛亂,不管如何,便是一時沒了訊息,后面也不會真的對溫侯家小如何的。”
呂布頓覺豁然開朗,卻又趕緊再問:“那請問賈君,我請隨左將軍往蒲津,左將軍和太師能許嗎?”
“為何不許?”賈詡繼續不慌不忙。“蒲津既然打開,則彼處必有大戰,正該溫侯用武,至于潼關此處,我一老朽也足以應對。而之前徐榮、張遼反水,太師久久沒有動搖,說明他還是信得過溫侯你的,只是他如今人在郿塢,不及回報,只能請左將軍做主罷了……所以,此時我以潼關副將兼涼州故人的身份寫一封書信給左將軍,正需用人的左將軍沒有理由拒絕!”
呂布大為感慨:“賈君真的是救命之人!”
賈文和苦笑搖頭:“我也是先存身,然后能救一個算一個罷了……事不宜遲,溫侯自去準備,我去替你連夜寫信,然后連夜送出,你明日一早便直趨渭水浮橋,在彼處和左將軍匯合便是。”
言罷,其人終于是折身下樓去了。
而呂布則對著賈詡背影恭恭敬敬、心悅誠服的俯身拱手一禮……說到底,跟著蔡伯喈一場師徒,呂奉先這輩子跟粗魯無禮四個字是扯不上邊了。
回到眼前,翌日上午,果然如賈詡所料,作為董卓親弟,關中防務實際上的總負責人,左將軍董旻在派出郭汜引騎兵先發后,還是極度憂慮蒲津戰局,而且也確實不放心呂布,再加上董卓人在郿塢,來不及稟報,所以終究是事急從權,同意了賈詡的建議,將呂溫侯召了過去,并委任其為軍中副將,一同前往蒲津。
而等到當日中午,董旻所部和呂布帶來的千余心腹合兵一起渡過渭水之后,這才得到了前方郭汜傳來的噩耗,知道蒲津已失,于是復又催促全軍疾行,試圖在幽州軍未能渡過足夠兵力之前將營寨奪回!
與此同時,大概是也明白潼關外的幽州軍肯定要轉向蒲津這個突破口的緣故,董旻又刻派人飛馬傳訊,要求李傕、李蒙、胡軫三將即刻往陜縣匯合,經潼關大道入關中,然后參與蒲津大戰!
然而有意思的是,事情在這里出了一個小小的偏差——潼關外的幽州軍大營根本就沒有移動的意思,非但徐榮等人沒有起兵過河去河東參與蒲津大戰,就連那面似是而非的白馬旗也依舊在關下迎風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