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此意。”賈詡點頭稱是。
公孫珣若有所思,卻又一時感慨搖頭:“本想與文和論一論中原局勢,再說一說袁術、曹操、孫堅、劉備、陶謙眾人,但既然要走,而時局也一日三變,有些事情不說也罷……文和,你上前來!”
賈詡聞言稍微一怔,卻還是再度往前一步。
而公孫珣也起身繞到對方身前,握其手而言:“這便是我要文和留守的緣故了,你剛剛從那邊回來,對彼處局勢與各路豪杰知之甚詳,而我此去河北,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所以而你在長安,中原亂局,乃至于涼州、益州若生亂,就全都交給你了……發什么旨意給誰,任命誰做什么官,征召誰入朝,派朝中某人為某任,調用那只部隊,想怎么定就怎么定!總之,朝中事在元常、關中事在叔治,而三輔之外,文和自為之。而若你三人所論事有相抗,可尋老夫人作證,于密室自決便可!”
堂中鴉雀無聲。
話說,賈詡的獲得如此大的權責實在是出人意料……王修統攬關中政務已經早有預兆,他本就是公孫珣元從,入關前就是僅次于呂范的幕中權重人物,而且任勞任怨,上下皆服;而鐘繇雖然算是重用,但是兩個職責,關中治安倒也罷了,那么監視朝廷的意思在如今這個局勢中總是有些會被人鄙視和詬病的;唯獨賈詡,一個降服剛剛一年多的人,一個西涼人,雖然在討董中立下大功,卻名聲始終不佳,如今卻居然獲得了如此高的權限,實在是讓眾人五味陳雜,各有所思。
而賈詡本人,也是中途幾度欲言,卻終究沒有說出來,最后,其人干脆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中后退數步,認真俯身一禮:“明公以大權付在下,在下必當九死以報!”
王修和鐘繇也趕緊回神俯首,公孫珣則啞然失笑。
建安元年七月下旬,袁紹敗走邯后轉身另辟蹊徑,從魏郡、河內開始,試圖清理千里南太行山。而與此同時,對河北局勢一無所知,更不知道自己被潑了一盆污水的公孫珣卻干脆引白馬義從先行出關,出蒲津入河東,經王屋山向北而去。
雙方兩山之隔而已,卻不知道何時能相見。
——————我是不知何時能相會的分割線——————
“賈詡出使歸長安,太祖與之論行見之英才,言及劉表,乃問:‘君以劉景升何許人也?’詡對曰:‘治世之三公,亂世之守戶犬耳!’太祖笑而不語。及詡退,左右奇而問之,太祖乃實言告之:‘文和固知劉景升,卻未知己,因其言而笑。’左右復問:‘其若如何?’對曰:‘賈文和者,治世之三公吏,亂世之伏隴虎也!’”——《新燕書》.卷七十.列傳第二十
PS:接著推書,《無雙庶子》,將白作者新書,喜歡看權斗流的可以去瞅瞅。
這個月就13萬字,也是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