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眾人紛紛凜然起來。
“公直(田楷),你與我一起先行,到河北后不用管我,即刻往伯圭兄處匯合。”公孫珣先點一人,卻是之前來長安謁見并北許以中郎將的田楷。
而田楷不敢怠慢,立即恭謹稱命。
“志才也是。”公孫珣復又指向一人。“不過你須留在太原,協助文超(公孫越)統攬晉地局勢!”
戲志才也肅容出列,恭謹領命。
這二人的職責大小差距極大,但說白了,都半是輔佐半是監視,卻也光明正大,堪稱題中應有之義。
“然后,子伯(婁圭)、元皓(田豐)、公達(荀攸)三人隨我同行,在我身側總攬軍事。”公孫珣繼續點名。“其余幕僚就不多帶了,軍務須簡不須繁,衛將軍府諸曹中除司馬朗、韓浩、王象外,其余全都隨叔治(王修)、元常(鐘繇)、文和(賈詡)三人留守,哦,剛從徐州來的王景興以朝廷使者名義,也持節隨我同行……”
聽到這里,眾人精神紛紛一振,而被點到的十人中,除了一個不在此處的王朗,也都紛紛出列。
“其中,叔治統攬幕府,兼領關中民政,務必保障半月后兩萬大軍東行的后勤!”公孫珣懇切叮囑。“元常好生安撫朝廷,兼領關中治安事,務必要關中安靖!最后文和……”
剛剛從劉表處回來的賈詡聞言再上前一步。
“文和南行許久,未知劉表何許人也?”公孫珣正色相詢。
“回稟明公。”賈詡不慌不忙,從容答道。“劉景升治世之三公,亂世之守戶犬也!”
這話當著不知道多少衛將軍府的幕僚還有諸多將軍的面說來,卻是一時讓人驚疑。
而公孫珣手扶椅背,也是當即失笑:“治世之三公,乃是治世之極致,為何亂世反而淪為守戶之犬?”
“明公誤會了,守戶犬之言非只是貶斥。”賈詡依舊表情淡然。
“你是說,其人性格使然,加上年齡偏大,所以并無擴張稱雄之意,不會動搖大局,但謹守一方,卻也不是誰輕易能吞并的……是這個意思嗎?”公孫珣恍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