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呢?”張燕復又扭頭向另一位將領白雀質問起來。
白雀盯著戰場沉思片刻,卻是黑著臉搖了搖頭:“四千絕對不止,四千五也不止……確實接近五千,難道衛將軍全軍出動了?只留數百輔兵防守?還是來了援軍?”
“雙方如此倉促,哪里來的援軍?”張燕冷哼一聲。
“那將軍。”楊鳳復又正色朝張燕問道。“衛將軍一共帶了五千兵……確鑿無誤吧?”
“死了不知道多少斥候,早在衛將軍入井陘口后便已經確定,就是五千。”張燕的臉色也變得怪異了起來。“彼時你們自己也有斥候派出……何必問我?”
“那這就是好事!”楊鳳趕緊言道。“既然衛將軍全軍盡出,營中格外空虛,豈不是能輕松拿下,屆時將軍派出的那五千人在對面營中一把火放出來,再從后方頂上來,此戰便輕松得勝了。”
“話雖如此,”白雀在旁爭辯道。“衛將軍不至于如此無知,放任北道不管吧?”
“那你說是怎么回事?”楊鳳針鋒相對。
聽著二將相爭,張燕心中著實覺得有些亂,也著實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憂。
紛亂之中,他本想再問一問最信任的張晟張白騎,但后者此時正在谷底親自整理部屬他自己的兩千兵,并不在身側。于是張燕只能作罷,然后認真觀戰、指揮,并將視野放在了谷中戰局之上。
但是越看下去,越想下去,張燕就越覺得不對勁。
這其實是一道很簡單的數學題:
兩軍全軍戰力對比是五千對兩萬,比例是一比四;
按照原定計劃,是分兵五千繞北面遠路潛襲,兩千留,再去掉東隘口的兩千,所以此次實際出兵乃是一萬一,而漢軍若是留下一千到一千五百人看守大營的話,那就是應該三千五到四千人,戰場各處的兵力對比都應該是維持在一比三左右,這是一個很健康的數字,不管是詐敗還是突襲,都是能確保各方面主動權的數字;
而現在,對方五千盡出,上來就在通道里擊潰殺傷了部分兵馬,所以此時兵力對比居然是一比二!以山匪和正規軍的戰斗力而言,尤其是后者還有兩千公認的天下精銳,那就顯得有些危險了——哪怕你原本就想詐敗!
畢竟,萬一這正面被公孫珣一口氣打穿了呢?并一路攻下去,順勢奪取了大營呢?
而就在張燕看著漢軍越戰越勇,自己也越來越緊張之時,忽然間,隨著對面一側高地上那面白馬旗下號角聲猝然響起,又有幾面旗幟揮舞示意,剛剛擊潰了一部盜匪的漢軍中裝備更齊整,明顯就是那些步戰的義從們,此時忽然集體撤退,并回到通道口去騎乘那些剛剛被歸納起來的白色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