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伉被按在地上,此時抬頭張口欲言,一開始想呼喊求救,卻想起自己可用之人如今皆不在此;復又想向同僚辯解書信乃是偽造,卻自知無人會信自己;最后又想質問對方為何出爾反爾,卻忽然想起自家胞弟尚在軍中,家人已無抵御之力,如今局面,族誅一事并非虛妄……實際上若非上午被騙走兵馬,族誅一事反而可笑!
最后,其人只是怔怔反問:“府君真不能饒我一命嗎?”
“不取你一命,何以立威建德,膺服鉅鹿上下數十萬人?”董昭端坐在上,黑胖面容上只有冷冷之意。“大戰之前,你何必發此可笑之語?”
孫伉再無可言,只能仰天而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屬下自視甚高,卻不過府君掌中一物而已,確實可笑……事到如今,只求一壺烈酒,一柄利刃,絕不會他人再為屬下之愚鈍自大而平白送命了!”
董昭當然不會告訴此人他弟弟孫行其實比他死的更早,所以只是緩緩點頭,揮手示意而已,然后,獄吏自然將此人帶走。
郡中上下在堂中肅立隨侍等候,而不過片刻,獄吏便復又來報董昭,說孫伉畏罪自殺,已經自刎于獄中。而等到翌日,郡中在各處亭舍、義舍處貼出公告,明示孫伉忤逆叛亂之實,自不必多說了。
到此為止,九月初七日,鉅鹿離亂數月,一朝遂平。
————我是一朝無力的分割線————
“董昭為鉅鹿太守,駐癭陶,郡丞孫伉,國中大戶也,舉孝廉十載,望于郡中,素不齒昭,多有不敬。建安初,袁紹交攻公孫珣珣于冀州,河北一日三變,朝南暮北者眾,許攸持袁紹印以官購鉅鹿郡南諸族,九縣十一城,一朝叛離,癭陶懸于鉅鹿澤北,一日三驚,而孫伉無禮愈甚。及張飛北行鉅鹿,以千兵轉戰,十一日連戰連捷,克復十城,郡中重定,復有降人舉孫伉交通袁氏,罪當族誅。昭聞言嘆曰:‘董卓亂后,數載動蕩十三州,本即上下相疑之秋也;冀州離亂七載,亦即天下動亂之源。居于此,當此時,今日叛,明日降,多時勢所迫也!伉雖不敬,情法不容,然以族誅,終不忍也!’伉聞之,于獄中泣拜于北:‘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之重;一時無知,不識英雄之容,當以死謝之。’獄吏者,郡中故舊也,遂借其刃自戕欲獄中,而昭赦其族。郡中聞之,皆曰:‘此府君以德報怨也!’乃膺服。”——《漢末英雄志》.王粲
PS:感謝飛翔大笨熊同學的飄紅……這章總算趕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