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簡單點的話,別看現在還沒有發生潰敗,可如果沒有援軍的話,黃蓋和陳到兩部恐怕馬上就要潰敗……到時候說不定就是全軍覆沒!
于是乎,不約而同的,朱治和呂岱一起做出了最理智的選擇,他們放棄了向北的攻擊,拋棄掉各自營盤,然后直接順著大營轉向兩側,試圖去支援起了黃蓋與陳到,以期能夠帶部分兵力進入后方大營,看看能不能支撐到援兵到來!
但也正如這兩個百戰宿將預想的一樣,身后匈奴騎兵緊隨其后,利用戰馬和騎射讓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
朱治與黃蓋的合流,呂岱和陳到的合流,稍微延緩了那種‘不支’的趨勢,但也僅僅是延緩而已,隨著兩翼匈奴騎兵追上,整個中原聯軍的部隊實際上是被河北騎兵給團團圍困在了大營兩翼的位置上!
朱治和呂岱預想中的突破過去,抵達大營的思路并沒有任何成功的趨勢。
恰恰相反,大概又支撐了兩刻鐘左右,隨著日頭進一步西斜,隨著這些中原聯軍的步卒傷亡漸多,隨著他們的疲憊愈增,這支已經很頑強很努力,也很盡職盡責的軍隊終于有了崩潰的跡象。
匪夷所思的是,最先引發潰散的地方不是陷入重重包圍黃蓋、陳到兩部,而是帶著戰場東側的那一支虎豹騎!
原因很簡單,他們的指揮官,虎豹騎副將,加軍司馬銜的曹休忽然墜馬!
“曹司馬!”
附近幾名虎豹騎騎士趕緊涌上去,還有人不顧戰場兇危直接在全是騎兵的局部戰場中主動下馬,然后將曹休扶上了他的坐騎——曹休本人的坐騎在主人墜馬后直接逃走了!
但是,還不如不扶呢,因為這下子周圍人無論敵我都看的清楚,曹休并非是所謂簡單的戰場上失足落馬,而是整個人陷入到了昏迷狀態,扶上馬后也根本毫無知覺,連坐都坐不穩!
此情此景,登時就把那名讓出戰馬的親衛給急出了眼淚!
“賊將已死!全軍壓上!”燕軍自然不會放過如此好的機會,一名就成廉部的軍司馬大喜過望,直接催動部下向前,準備發起一波集團沖鋒。
虎豹騎都是精選的精銳,而且已經被逼到了絕境,退無可退,自然不會因為指揮官突然喪失戰斗力就直接潰散。
但是,曹休既然喪失意識,就意味著大營東側的這一支虎豹騎忽然忽然喪失了指揮系統,兩名司馬之前更是戰死一人,還有一人此時不知所蹤,說不得應該就是被和某個小股部隊一起被包圍了。
換言之,此時此刻,若無人挺身而出,那么剩余數百虎豹騎,就只能在幾位隊率、曲長之類的軍官帶領下分流,然后各自為戰了,而若如此的話,又怎么可能擋住對面的集團戰術沖鋒?!
這跟戰術素養無關,是硬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