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百姓的心態,仔細一想倒也能夠理解。
勸人之話最難說,李老夫子大概也是有些心灰意冷,不過看到眼前眉間依舊糾結的少年人,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開口問道:
“看到山上仙師,全青山城最開心的人會難道不是你徐長歌?”酒已經不多,李老夫子之前一口一杯的豪飲不復,開始一點點的呡著喝,不過仍舊不忘瞪一眼面前的少年人。
“你剛來這里站穩腳跟,就滿世界的打聽山上仙人的消息,城里但凡上了年紀的老兄弟們都被你拉著嘮過家常,一嗑瓜子一下午,這兩年間你更是獨自一人背著干糧清水進山七次,一門心思想著尋到所謂的仙家宗門,怎么如今事到臨頭,以你小子的精明反而當起了縮頭烏龜?”
關于這點,作為徐長歌的小弟王柱子和丁文也同樣疑惑不解,兩人這么上心的湊近那些仙師,內心除了想自己碰碰運氣,未嘗沒有替大哥著想的念頭,只可惜大哥最近的狀態很是反常,讓他們白白著急了。
沒錯,徐長歌想修仙幾乎想到了快癡狂的地步,這種白日做夢的想法前幾年在青山城幾乎是人人皆知,不過那時候大多數都是嘲笑他,因為青山小城幾百年來別說沒見過什么仙人,連狐妖鬼魅之類的都沒出現過。
面對老夫子直指本心的問題,沉默片刻,已經有些酒意的徐長歌雙手叉著腰站了起來,然后學著戲里的動作,右手一揮:“道不同,不相為謀!”
不料想這一袖子揮的太猛,本就因為酒意有些身體失衡的他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兩瓣屁股摔的生疼,酒意一下醒了不少。
默默的坐回小板凳,面對老夫子的眼神,十五歲的少年人長嘆一聲:“錯了,是君子不立危墻之下。”
李老夫子看著眼前的少年緊皺起來的眉頭,猛然意識到這個行事成熟家伙今年才十五歲,還是少年,真不知道他背負了多少故事。
沒有分辨徐長歌前后兩句話哪句是真哪句是假,按照兩人這么長時間養成的默契,李老夫子知道很有主意的徐長歌只是想聽聽自己的看法,于是他緩緩整理了一番思路,捻著胡子開始講話。
“既然道不同,那就按照你的想法來,不相謀也好,他走他的陽關道,你過你的獨木橋,不過我估計你小子其實就是純粹心太大,有些看不起這兩天來的小門小派,才說了這么個蹩腳的借口,你現在糾結的應該是過幾天來了真正的厲害仙人,你該不該去同個道,又該怎么去套近乎。”
徐長歌本來呆滯的臉上表情一僵,心想老爺子你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蟲啊,不過為什么我是獨木橋?這話他沒敢問出來,脫口而出的時候已經變成了其他。
“夫子你怎么知道這些天來的是小門小派?您也打聽過了?”
“打聽個屁,不管哪本書里,熱熱鬧鬧先登場的,可不就是些不重要的角色么。”李夫子對于他的話語被打斷很不喜歡,口吐粗鄙之語,好在徐長歌早已熟悉了他私下里的狀態,趕緊一縮脖子擺出一副認真聽講的樣子。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這種做法沒什么錯,不過徐小子啊,這個世界上當你想要得到什么時便總需要冒險的,莫說立于危墻,就算是萬丈懸崖,該跳的時候也是要跳一跳的。圣賢說雖千萬人吾往矣,你心有大志,待在青山城中就像一條金鱗兒困在淺水尺子里,既然早晚要遇風云而化龍,老夫能給你的建議就是,去跟隨你自己的內心,不管成功失敗,不要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