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她想知道的,是自己的“身后事”。
陳曦既然已經打定主意要幫著劉娥改變歷史,自然不會吝惜這點素材,立刻將早就準備好的視頻發送到她的鏡中。
章獻明肅皇太后劉娥,從一介孤女,到大宋第一個臨朝稱制的皇太后,是一個傳奇色彩濃重的歷史人物。
宋史有云太后臨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劉太后出身貧苦,故而能體恤民間疾苦,主政期間廢止天書運動,興修水利,辦學納諫,結束黨爭,進賢退奸,鎮撫中外,于趙氏實有大功。注1
然而,她以宮人李氏之子當做自己的兒子養大,使趙禎母子至死不能相認,結果在她因病去世后,一直裝瘋稱病不上朝的八王爺趙元儼告訴仁宗趙禎“你并非劉太后親生,你的生母李宸妃死的不明不白,怕是為人所害。”
雖然趙禎后來開棺求證,發現自己的生母李妃被厚禮下葬,面色如生,才知道當初李妃不過是劉太后宮中的一個宮女,偶然得到先帝寵幸,生下一子,當時劉太后并不是皇后,卻是真宗最寵幸的貴妃。她也是得到真宗允許,才將這個兒子收養在自己名下。
在古代后宮中,宮女所生皇子被認養在一宮之主的名下并非少數,若非如此,趙禎也未必能夠安然長大成為皇帝。
但因為劉太后生前臨朝稱制,不符合當時士大夫所尊崇的禮教,故而在仁宗認母之事后,盡管連仁宗自己都下旨不許百官和民間妄議劉太后臨朝往事,可民間依然演繹不斷,形成了貍貓換太子的傳奇故事,將她丑化抹黑成因妒奪子害人的奸妃。
“啪”劉娥手中的木梳被重重拍在了妝臺上,秀美溫雅的眉眼間,難得浮現出一股戾氣。
“李氏本我宮中之人,代吾侍寢,所出之子歸于吾名下,此事先帝、楊妃、宗室令皆知,吾從未隱瞞,當初李氏病故,吾不告訴皇兒,也是不想傷及母子之情,卻沒想到”
她的神色一黯,苦笑道“吾幼年孤苦,勞作傷身,終未能生育子女,唯有此子養于膝下,十幾年母子之情,本以為吾不似武后有子女可繼承大統,便是稱帝,百年之后,亦要還政與官家,如此妄擔十余載虛名,引朝臣爭議不休,虛耗精力,反而耽誤正事,豈不是吾之過”
她從得知自己被身后抹黑,便不愿再以太后的“哀家”自稱,便是以吾自詡,卻依然難免心中凄涼。
“主播既然知曉大宋之后千百年歷史,又對吾寄予厚望,不知可有良策相授”
陳曦笑瞇瞇地說道“其實,太后有所不知,趙禎也無后而終,最后由皇后從宗室過繼了個兒子繼位。”
劉娥一怔“啊”
陳曦繼續扔下一個雷“不光是趙禎沒兒子繼位,他養子的孫子哲宗也沒兒子繼位,皇位傳給了他的弟弟,就是斷送了北宋半壁河山的宋徽宗趙佶,最后趙佶的兒子在杭州稱帝,被稱為南宋,他不沒兒子繼位,連侄子和兄弟們都被金人殺的殺囚的囚,不得不將皇位傳回了太祖一脈”
“你看,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親兒子繼位,這繼承人是不是親生的,重要嗎”
“更何況,皇太后和女帝之間,可不止是一個名份的差別啊”
“身為太后,是你一人登高位掌權,以女子之身凌駕于群臣之上,故而一旦當你身故之后,再無人可繼承你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