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于乾興朝的大臣們來說,劉娥已經是目前大宋王朝的實際掌控者,少帝年幼無法主持朝政,而太后在先帝去世前兩年就已經代為批復奏折、處理政務,無論是手段還是心智,都遠勝過皇位上這個年幼且天真的皇帝。
就連曾經幫著太后鏟除了寇準一派的權臣丁謂,如今也被太后反手拿下,朝堂上下,更無人能夠與之相抗。
所差的,不過是一個名分而已。
身為趙氏王朝大宋臣子,都是讀圣賢書一路科舉考上來的,對于前朝武后稱帝之事還記憶猶新,多少武周名臣就因為臣服于武后而留下一世罵名,作為要臉的文人,他們可以接受太后垂簾聽政,甚至臨朝稱制,但稱帝就意味著改朝換代,意味著他們背叛先帝和當今少帝,以后的史書上,都會記下重重一筆。
這個選擇就格外的艱難。
更何況劉太后除了當今天子趙禎之外,并無子女,就算稱帝,這繼位之人也是問題,畢竟她也是年過半百之人,雖然現在看著身體康健,可能夠在位多少年尚未可知,若是以后還將皇位傳回趙禎手中,對于群臣而言,不過是個稱呼的變化而已。
最關鍵的,在于這神奇的天幕對當今太后的推崇和對大宋歷代皇帝的“不敬”,更何況還預言了未來百年后導致大宋滅亡的趙氏皇帝,就讓群臣們心頭惴惴不安了一天一夜,百般糾結。
雖然也有人抱著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想法,可大多數人看到天幕中展現的靖康慘景,那被付之一炬的繁華京都,那些被當成牲畜一樣驅趕踐踏的宗室子女官眷貴女,不知其中會不會有自己的子孫后代,亦心有戚戚。
尤其是天幕直播時,對靖康之恥評價為“自古亡國之恥辱,未有如趙宋者”讓他們都跟著感同身受,顏面無光。
畢竟,他們也是趙宋臣子,后人罵起來,罵得是他們全體,誰也逃不了。
殿中丞方仲弓第一個出列,奏請“今有天降神諭,昭示未來之禍,為免日后我大宋亡國之難,還請太后行武后故事”
有人附議,亦有人沉默。
參政知事魯宗道卻說道“爾等如此,又將官家至于何處”
承明殿上,如今趙禎和劉娥同坐于上,趙禎于左,劉娥于右。
聽聞此言,劉娥轉頭望向趙禎,見他如坐針氈,惶恐不安的樣子,問道“官家以為如何”
趙禎猶豫了一下,答道“兒臣唯母后之命是從。”
劉娥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嘆息一聲,不再提此事,讓各部大臣稟報政務,仿佛壓根沒人提過請她效武后故事一般。
直到散朝之后,劉娥摒退左右,對著梳妝臺上的銅鏡,問道“主播,在你們的歷史上我并未稱帝,那后世對我的評價如何皇帝后來又如何”
她昨夜得到陳曦通過系統給予的特權,付出一些對她而言微不足道的“賞賜”之后,可以每日點播歷史視頻。